原标题:非遗传承 向新而行迸发新活力

黑龙江日报记者 刘艳/文 记者 蒋国红/摄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有这样一个组织,它是由从事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企事业单位、企业家代表,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大工匠人才、艺术大师及志愿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道外区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今年成立的该协会,已吸引50多项非遗及传统技艺项目加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区北清真寺街上的南极网红潮街,这是一条非遗展示街区。街区上的7家非遗工作室汇集20多名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及传统技艺工匠入驻,他们都是协会的会员。

青丝绣、布艺、木雕、烙画葫芦、核桃粘贴作品……记者走进一间工作室,屋内满是各式非遗手工艺品和传统技艺作品。作为哈一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里正在开展一场非遗培训活动。市级非遗青丝绣传承人郭晓红指导学生们练习青丝绣技法。“青丝绣是用人的头发作为主要原料。头发需要经过选材、漂洗、软化、植物染色等几十道工序,才能进入刺绣阶段。”郭晓红指着墙上的一幅青丝绣画作介绍,这幅作品头发用量占画作的70%。通透度好的地方用头发,颜色重的地方用丝线和头发相结合,展现灵动飘逸的感觉。

国际友人青睐非遗手工艺品。协会供图

另一间工作室内,省级非遗烙画葫芦传承人王猛手持烙笔聚精会神地在葫芦上作画。桌上,印有“龙江非遗”字样的礼盒格外引人注目。礼盒内,摆放着烙画葫芦、索菲亚教堂鱼皮画等非遗作品。“这是协会设计的具有龙江文化特色的非遗礼盒,被评为黑龙江六大礼盒之一,在机场、商圈、景区等处展销。礼盒里的作品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客人的喜好来定制。”王猛介绍,协会成立以来,已开创非遗文旅品牌与文创设计共30余项百余品类。

在协会的带领下,会员抱团发展,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更好发展。

王猛在葫芦上作画。

“以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自己出门介绍项目时底气不足。加入协会后不一样了,参加一些展示和培训活动,有协会帮我们牵头,事情都很顺利。”郭晓红说。

“自己走南闯北,确实挺难的。成立协会后,非遗可以进社区、进学校、进贫困山区。特别让我欣慰的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对非遗很感兴趣,因为核桃在山区里很常见,孩子们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小挂件。了解非遗的人越来越多,也拓宽了我的创业之路。”市级非遗核桃粘贴传承人王霞感慨道。

王霞(中)指导核桃粘贴。

时下,非遗走进学校、社区、村镇,让更多的年轻人、农民加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同时为有就业创业意向的人员增加了一项技能。“我跟郭晓红老师学习青丝绣,每个月能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阿城区红星乡海兴村村民肖伟高兴地说。

“我们已开展了36期免费公益直播培训,开展就业创业指导1.5万余人次,累计带动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5万余人。”协会会长何晓雪说,协会还帮扶学校打造非遗传承基地、未成年人课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市文联培训基地及文旅创意设计基地,接待研学人员及学生10万余人次。

学生练习青丝绣技法。

在创新与发展的路上,何晓雪带领道外非遗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致力于让龙江非遗品牌焕发新生机。9月23日,何晓雪带领非遗传承人走进“五洲同乐、四海欢歌”第六届国际文化节,代表中国展区与来自五大洲70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欢聚一堂,展示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中华巴洛克、天恒山等文旅资源特色,围绕地域优势、产业特色,吸纳诸如民族刺绣、手工编织、家政餐饮、文化旅游等更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会员加入协会。”何晓雪介绍,在为非遗技艺高效找到爱好人群和潜在受众的同时,借助直播、流量、商品销售获得直观的商业转化,带动更多的农民、再就业人群投入到全新的非遗技艺商业空间,让群众收入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原标题:非遗传承 向新而行迸发新活力

来源:黑龙江日报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