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京事业单位探路“带薪创业” 战略新兴产业将成创业热土  在北京,被称为拿着“铁饭碗”的事业单位职工也将被鼓励走上创业路。7月5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破除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壁垒,启动专业技术人才“共享”新机制。据悉,本次集中出台的组合式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明确了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创...

  京事业单位探路“带薪创业” 战略新兴产业将成创业热土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ced1a5022e99e87jpg OLD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ced1a5022e99e87jpg /></p><p align=  在北京,被称为拿着“铁饭碗”的事业单位职工也将被鼓励走上创业路。7月5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破除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壁垒,启动专业技术人才“共享”新机制。据悉,本次集中出台的组合式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明确了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六种模式”,即: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到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离岗创业。而且,离岗创业人员离岗期间,可保留相应的人事关系、基本工资待遇和社保相关待遇,一旦创业不成功,这些人员还可以选择返回原单位。

  “下海创业”留职不停薪

  如果说以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海创业”常被视做十分冒险的行径的话,那么未来这一选择的风险性将被大大降低。

  根据《意见》,今后,北京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本单位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业余时间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兼职,或是在职创办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可以携带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是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离岗创业期限一般为三年,因特殊需要延长到五年。

  为让上述有“创业梦”的技术人员离岗时能无后顾之忧,《意见》还提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等创新创业活动,可以兼职取酬,获得成果转化收益。离岗创业人员离岗期间,可保留相应的人事关系、基本工资待遇和社保相关待遇。创新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可以作为创业人员职称评审、岗位晋升、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与其他在职人员一样,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等级晋升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细化监督措施确保创业“到位”

  实际上,就在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曾表示,就业问题不应由政府提供铁饭碗,而是要依靠劳动群众的智慧创造产生金饭碗。业界指出,虽然《意见》为事业单位员工寻找“金饭碗”解决了后顾之忧,但这项政策还潜藏着不少隐忧,需等待细则进一步出台规范。

  举例来说,《意见》为创新创业人员建立了托底机制,一旦创业不成功,这些人员还可以选择返回原单位。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提醒称,在离岗创新创业3-5年再返岗后,不少技术人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原单位的变化。原本拥有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技术人员可能可以保留原有薪资、社保待遇不变,但被调离核心岗位,而原本担任处长、科长、主任的技术人员则可能因人事调动被取消领导职务。

  而从单位的角度来说,业界还有担忧称,托底机制可能会给原本就想“吃空饷”的员工留下空子可钻。对此,王建民表示,如果科研人员离岗创新创业,理论上来说,在离岗期间对原单位就已经不再产生贡献,不应该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发放的薪资,在创业赚钱的同时再对公共财政造成负担。“人社部此举是为了解决研究人员创业的后顾之忧,两相权衡之下,建议北京在落实这项政策时,可以为离岗人员保留基本工资,但按照工作量不再发放绩效和补贴”,王建民说。

  不过,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鑫海则认为,现在事业单位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到10%,大量技术人员在事业单位中沉淀,限于体制机制而无法完全发挥自身能力,但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求贤若渴,如果说有10个技术人员能够从事业单位走到中小企业,每年就可能创造数千万元的社会效益,“虽然从个人角度来说,同时拿着两边的工资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公平,但这种方法能够让这些技术人才更无保留地带着科研成果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更多的就业岗位”。

  王鑫海坦言,本次政策只是在宏观层面上定下了基调,科研人员离岗后是否真的在创业,还需要地方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报告机制,不能对离岗人员放手不管。“在事业单位中开辟出创业渠道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只有把机制健全,堵住漏洞,才能让渠道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创业带动社会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将成创业热土

  实际上,除了鼓励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创业外,我国此前还曾在过剩产能行业、农民工等多领域、多渠道鼓励双创。去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帮扶化解过剩产能行业职工就业创业。

  但在我国不断鼓励创业的同时,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居高不下为意欲创业的人们心中投射下了一道“阴影”。《2017年就业蓝皮书》指出,三年内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对此,王建民坦言,大部分高校与事业单位中的科研人员所做的学术与社会脱节严重,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也比较低,如果贸然创业,即使能够保证返岗就业,创业失败的可能性也依旧很高。

  他建议称,钻研于科研的技术人员不要直接成立公司创业,可以凭借技术入股,以合伙人的身份与社会资本合作,负责产品研发与应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大作用,而把企业管理、市场调研与宣传等环节交给更擅长的合伙人。“可以预见的是,战略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数年的投资热点,大数据、石墨烯、无人驾驶、VR技术等都是创业热土,这也恰好是科研人员最为集中的几大行业”,王建民说。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