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鱼杆被鱼儿压弯了腰,不知道是多大的一条鱼呢。”“又红又大的柿子,像个红红的大灯笼,真喜庆。”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特困村白炭窑村村民指着文化墙热烈地讨论着。原来,这是由10余名大学生为村民创建的济南首家3D文化墙。齐鲁工业大学毕业生颜廷康说:“是学校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成就了我的创业梦,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一次飞越。”  依托学校浓厚的创业文化和产学研合作优势,创新“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加强顶层...

  “鱼杆被鱼儿压弯了腰,不知道是多大的一条鱼呢。”“又红又大的柿子,像个红红的大灯笼,真喜庆。”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特困村白炭窑村村民指着文化墙热烈地讨论着。原来,这是由10余名大学生为村民创建的济南首家3D文化墙。齐鲁工业大学毕业生颜廷康说:“是学校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成就了我的创业梦,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一次飞越。”

  依托学校浓厚的创业文化和产学研合作优势,创新“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广开政策“绿灯”,做学生创新创业路上的领路人和坚强后盾,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铺就光明路,是齐鲁工业大学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有益尝试。

  产学研合作为学子铺就创新创业路

  作为一所老牌的工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具有悠久的创新创业文化和传统,拥有较强的产学研合作能力,近三年,与各级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广泛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基地、联盟等40余个,先后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获得山东省政府颁发的“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齐鲁工业大学特别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把产学合作的最新成果融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营造创业氛围,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齐鲁工业大学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不是一个新名词,工大文化里流淌着创新创业的血液。在近年评选的40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十大成功创业者(基层就业标兵)”中,齐鲁工大毕业生就有6名入选,人数位列山东省高校第一位。

  师兄师姐的创业史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业激情,而学校提供的科研机会为同学们创业提供了可能。

  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山东九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脱颖而出,一举拿下金奖。“我们不仅是单纯的销售酿酒机系列产品的公司,现已慢慢转变为一个微型发酵设备的领航者。”提起令人难忘的夺奖时刻,项目负责人、轻工学部研究生于卓既兴奋又紧张。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指向不仅仅是创业成果和项目孵化,而是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创业基本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齐鲁工业大学校长陈嘉川认为,依托于学校较强的产学研合作能力,吸引优秀的学生参与科研团队,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发现创业机会,进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齐鲁工业大学,大学生入校不久就能申请加入科研团队,和教授级的老师一起做课题。于卓在大二时,和其他十余名同学被选进李敬龙教授的实验室,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然后到企业,在生产现场学习、领会、实践。加入李教授的科研团队后,于卓喜欢把自己“泡”进实验室里“发酵”。后来在导师李敬龙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在学校中德啤酒技术中心学习钻研啤酒精酿的技术,并能够熟练掌握啤酒与果酒的酿制工艺。寒假时,李敬龙教授带着于卓一起到全成农业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原来,公司生产的酒体经过澄清处理后,仍然有酒体浑浊的现象。于卓现场调研取样后,在李教授的指导下,调整优化了澄清工艺,并实验出了适合这种酒的最佳的复合澄清剂,最终帮助企业攻克了技术难关。实际上,这位研究生不仅跑企业、做实验、搞项目,而且还先后申请发明专利3项,斩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创业能力有了,条件具备了,“过来人”的指点必不可少。

  付路可正是被学校校友、百威英博亚太区供应链副总裁程衍俊引上“道”的创业者。“服务、创新是品牌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要素。”付路可反复地提及程衍俊在学校举行的“企业家论坛”对创业者的启发。

  几个月后,付路可一头扎进了临沂市莒南县涝坡镇,向农户了解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调研农产品流通渠道,并逐渐确定了一条以电商服务平台为切入口的致富路。通过网上销售平台将涝坡镇的花生、板栗、苹果、蜜桃、葡萄、杏等特色农产品打入网络市场,并向全镇农民提供购买本地缺少的商品和农资、订票、充话费等互联网服务,真真正正地让农民体验了一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也解决了传统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实现了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紧密结合。

  在齐鲁工大,以“企业家论坛”为代表的企业家讲座不胜枚举,“就业创业导航”、“轻工学术论坛”都是师生口口相传的取“经”之所。学校利用项目签约、论证会、研讨会等产学研合作契机,邀请知名校友、学者、创业典型、知名企业家,开辟专场,以他们的亲身感悟和创业历程,为学生作专题讲座,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传经送宝。这种跨越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边界的开放式创新创业课堂,不仅使学生能接触到企业实际的技术研发、市场开发和生产运营等活动,也激发了他们创新创业的斗志。

  “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激活学生双创基因

  2016年初,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名单,齐鲁工业大学创业学院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模式化,而是应该根据本校专业布局、学科优势、文化传统探索适合校情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创业学院院长刘传波说。

  创业课程培训——创业导师指导——创业学院孵化,多年来,齐鲁工大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训、指导、实践“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

  依托学校专业优势,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齐鲁工大建立了具有工大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创业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创业基础》必修课程,课程不仅包括创业通识知识,如营销、财务、商务谈判等课程,还包括领导力、团队建设等提升性内容,这些课程与商业实践紧密相连,辅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尽快适应创业环境。学生必须修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创业课学分,方可毕业。学校还遴选开办了学生创业精英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创业精英进行特训。

  于卓也上过这门课,也正是在课程的启蒙之下,才有了这次项目的雏形。“创业课程让我对公司的运营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市场需求、产品、目标客户、市场营销、财务预算和风险评估这几大方面。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团队才能进行深度挖掘与提升,寻找到项目的亮点与优势。”

  “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更直接平台,也是对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兴趣、提高创业能力最基础性的平台。”教务处处长马万勇说。

  “创业课程打基础,创业导师做参谋,孵化基地见成果。”刘传波说。

  工商管理学院的林光欣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中山市小榄镇上百家服装厂,又经过大量数据分析以及对市场的观察,果断打消了从服装业入手创业的想法,一时间,他陷入了创业迷茫期。然而,创业导师江克营一席话,却让他如梦初醒:“齐鲁工业大学纸浆造纸学科优势鲜明,你是管理营销学出身,何不将两者结合起来,寻找新的突破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长清大学科技园第一家线上纸卫用品专卖商城——“竹节熊”正式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他们可以免费获得自己的办公室、公共会议室,还有空调、网络、照明等基础设施及相应的物业管理和维保服务。目前,整个孵化基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已在孵项目41个,不同的项目之间可以随时交流、碰撞。依靠学校提供的孵化平台,独特新颖的创业项目,一下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眼球,仅上线两天销售额就突破万元,一个月客户量破千。

  然而,创业过程中最让林光欣动容的,不是不断攀升的销售数字,而是与辅导老师长达数十页的聊天记录,“创业初期,压力大,经常感到焦虑,无助,辅导老师会经常找我谈心,缓解心理压力。” 吸纳具有资质的辅导员进入创业导师队伍,做学子创业路上的“心灵导师”,也成为齐鲁工大独特的创新创业密码。

  政策“绿灯”解除创业学子后顾之忧

  除了在创业教育模式上下大力气,齐鲁工业大学更是在不断地强化顶层机制设计,为创业学子广开政策“绿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学校印发《齐鲁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管理办法》,将实践学分细分为创新实践学分和创业实践学分两部分”,副校长周有波介绍说,“各类竞赛奖励、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学术成果、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著作、开展创新实验等,分别按照获奖级别和成果层次等折抵相应选修课学分。创业实践学分则重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活动。自主创业成果,例如学生注册创办公司、推广科技成果等,可以折抵相应的学分。”

  来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张桂阳正是政策红利的受益者。初入大学,他毛遂自荐加入了电气学院的116实验室,成为实验室里最年轻的学生。在经过了日复一日敲代码、焊接电路的历练后,他很快学会了单片机开发和ARM嵌入式开发技术,并开始尝试挑战不同级别的比赛项目。随后,他就把14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类大奖收入囊中,并参与了国家级“基于互联网和机器视觉的微型无人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国家教育部电子工程师人才认定证书。像张桂阳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或在科研学术成果、创新实验中赢得赞誉。宽松的创业环境,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最大的条件保障,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施行弹性学制,甚至允许学生因创业暂时休学。”学校详细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管理办法让颜廷康解除了后顾之忧。“大二时创业心切,又没法兼顾学业,我就休学了一年。创办过网站,做过绘画兼职,也曾被店面租金打垮而重返校园。”颜廷康表示,即使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但学校浓厚的创业氛围,还是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次跨越,不仅举办了学校第一届大学生校园3D画展,也成功拿下了全国大学生微创业比赛的铜奖。现如今,他的公司与山东省200余家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负责幼儿园墙体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年营业额突破400万元。

  “创新,是创造,是改变,当今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的能力与品格,应该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收获。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和产学研合作优势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条件,而制度创新是学生创造活力的源泉。”齐鲁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士昌介绍说,近年来,学校推行“德智双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人格健全、身体健康、思维创新、素质全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