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已到就业百米冲刺阶段,要多渠道、多方式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为下一届毕业生可能面临的就业困难做好预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计民生与人民幸福。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六稳”“六保”,首要的就是保就业。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的重点群体,今年我国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同比增加40万,创历史新高。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应届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因此,如何助力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今年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已到就业百米冲刺阶段,要多渠道、多方式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为下一届毕业生可能面临的就业困难做好预案。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采取一系列促就业举措,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各学院和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全员动员保就业,全员参与促就业,在助力学生就业方面成效突出,受到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充分肯定,并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近日联合召开的“2020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然而,从全国范围看,目前仍有一部分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并且,进入下半年后又将面临下一届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新的压力。面对经济下行造成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难题,高校、政府、企业要协同作战、多措并举,打好保就业的政策组合拳,既要采取各种“缓就业”措施来对冲就业压力,又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和空间,以此推动毕业生多元化就业、灵活就业。

  首先,各高校要多措施延缓就业压力,扩大“后就业”群体。一是多种方式扩大毕业生升学渠道,增加高校毕业生升学或继续学习机会。鼓励高校通过扩大专升本与研究生招生规模、开设第二本科等方式,将毕业生引向关系重大国计民生或国家发展战略的专业。二是为毕业生设立临时性、过渡性、缓冲性的就业岗位,如高校为应届毕业生设立科研助理岗位等。当前,将一部分学生留在高校,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当期承接就业的压力,同时,也可培养一批研究型、复合型人才,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其次,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财政投入,积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应继续鼓励、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面向“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参军入伍等基层就业。在带动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将就业流动性引入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基层一线、公共服务薄弱领域等。譬如,统筹利用好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提高空缺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应对疫情防控的长期需求和基层医疗资源的匮乏。同时,继续稳步扩大各级公务员招聘计划,或适度扩大国企、事业单位等招聘规模,稳住一部分就业人群。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毕业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创业专项资金等支持力度,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毕业生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补贴等政策。各政府部门应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再其次,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稳就业”首先要稳企业,要让上亿市场主体成为保就业的底盘,尤其是要先稳住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中小微企业。一方面,要尽力帮扶那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特别是要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在现有政策上继续加力提效。目前,各级政府已推出了税收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普惠金融、保就业补助等多方面的稳岗、稳企政策措施。下一步要继续发挥财税与金融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政策杠杆,鼓励各类企业积极拓岗、扩大应届毕业生招用比例。譬如,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此外,鼓励高校与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就业信息平台等“云招聘”平台,为毕业生与用人企业提供线上注册、招聘、面试、签约等全过程服务。

  最后,创新校企、校地等多方合作模式,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高校应系统化开展就业创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根据毕业生不同就业需求,提供“一生一策”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畅通就业信息,在职业搜寻匹配度上下功夫。同时,加强校、企、政多方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就业内容和就业方式,引导大学生配置到新兴行业和产业,提高就业灵活性和技能适应性。此外,加强就业精准帮扶,尤其是尽快帮助贫困地区和疫情严重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也可考虑发放就业补贴。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分区分类,提高供需对接效率,建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云桥梁”。

  从长期来看,高校仍需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实现劳动力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当前,我国面临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凸显,“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这就要求高校要面向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综合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体系。目前,高校应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学生知识结构更新完善,从而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契合新兴就业领域与新就业形态的需求。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也需要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力宣传多渠道就业以及灵活就业,鼓励毕业生将择业目标转向基层以及新兴行业,建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思维模式。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