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尽所能是就业市场的理想状态,也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指标。管培俊呼吁,政府部门、用人单位都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使用,不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例行公事,甚至是负担。“仅仅说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生工程是不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是人才工程。”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创历史新高,这使得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今年4月,面对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中央提出“六保”,将保就业放在首位。疫情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话题,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和专家关注的热点。
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量质并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认为,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中国就业市场本就面临着经济增速下行、人口老龄化、新技术革命、结构性矛盾等多种因素挑战。其中,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他建议高校毕业生首先要强化自身就业能力,降低薪酬预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疫情下的线上招聘模式也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次考验。”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发现,不少学生缺乏线上面试技巧,不排除线上面试影响部分学生正常发挥的可能。对此,南通大学利用教育部“24365”就业创业公益直播课程、“智慧树”就业创业课程等线上平台,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培训,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表示,能否顺利就业,考验的不只是毕业生,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高校应尽力弥合学校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提高竞争力。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建议,高校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提高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市场的契合度。“从长远来看,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高校对此责无旁贷。”
强化就业服务,实现稳中有促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面临着既要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又要保障学生尽快择业就业的双重压力。施卫东认为,高校稳中有促,强化特殊时期的就业服务,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的另一个发力点。
他指出,在当前疫情和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社会用人需求不确定性增大,地区、行业、专业、学历层次间的就业不平衡加剧。因此,他建议高校建立平台信息充分及时流动机制,提升就业市场效率。高校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积极收集岗位需求信息,及时、精准推送给毕业生,加大动员组织力度,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招聘、咨询、培训的积极性,把因疫情影响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疫情影响下,还应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说,突发的疫情打乱原有就业节奏后,不少高校毕业生心理状态不稳定,难免会影响到就业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介绍,学校目前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组织有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心理咨询师、生涯咨询师,提供线上教学指导视频课程;组建由就业指导专家、骨干辅导员、专任教师、企业高管、优秀校友构成的讲师团,开发云上微讲座;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求职技巧、考研复试、就业政策等一系列指导文章,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成功率。
高校在稳就业、促就业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建议,高校要重点做好湖北生源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未摘帽52个贫困县生源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实行动态监测,点对点了解情况,一对一跟踪指导,一生一策针对性开展就业帮扶。同时,紧抓当前未就业学生群体,引导其不等、不拖、不挑,先就业、再择业。
优化就业环境,实现各尽所能
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受疫情影响,此前占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大比例的中小企业,出现了减招、不招的情况。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释放出了利好消息。《意见》明确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稳定扩大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最重要的举措。”张来斌表示,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很多央企国企都追加了用人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基层公职、事业单位招聘等能够进一步吸纳更多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不仅体现在就业率上,还体现在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上。“人职相互匹配,才可以保证高就业率和高满意度,而这需要社会与高校共同努力。高校做好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社会创造符合学生就业期望的就业机会,单靠高校一方是无法实现的。”赵继说。
各尽所能是就业市场的理想状态,也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指标。管培俊呼吁,政府部门、用人单位都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使用,不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例行公事,甚至是负担。“仅仅说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生工程是不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是人才工程。”
(本报记者徐倩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