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95万、2018年820万、2019年834万……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年年创新高的同时,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2017年795万、2018年820万、2019年834万……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年年创新高的同时,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而与此同时,根据权威分析和预测,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也即意味着我国即将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普及化时代来临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很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看待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就业问题应如何破解?都是现阶段亟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具有规模更大、更加多样化和更加个性化等特点,因此需要做好多方变革和支撑以适应新时代的到来。目前,针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的就业问题,我国政府层面已有不少积极应对。如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提供求职创业补贴、严禁就业歧视、放宽落户条件……但是,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不但需要国家和地方积极做好政策调整与服务保障,更需要受教育者和社会公众的就业观转型。

  首先是从刚性就业观向弹性就业观转型。虽然我国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但是很多民众的就业观常常还停留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也就是希望考上大学就能获得“铁饭碗”甚至“金饭碗”。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考上大学常常相当于“鲤鱼跃龙门”,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但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后,这种刚性就业观就应该改变了,也即接受高等教育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匹配一份称心的工作。如今普及化时代即将到来,更应该向一种弹性就业观转型。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主要宗旨是为各个阶层的人们在人生、事业的各个阶段提供样态更为丰富的高等教育服务,这意味着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家长应该把接受高等教育看成人生的一种有益的经历,或者把它作为一种丰富自我的储备。我们接受高等教育后也许会获得一份工作,也许不会;也许会多次更换工作,也许工作后又返回学校再接受教育……如果这个阶段还苛求高校人才培养要和每一个潜在的工作岗位一一对应,高等教育将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从被动依赖就业观向主动进取就业观转型。现在有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会将之归咎为政府提供的工作岗位太少或大学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当然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这也恰恰反映了如今不少大学生还是停留在一种被动依赖式的就业观中。从很多早已经历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欧美国家的情况来看,就是政府和市场尽可能提供就业岗位,大学尽可能提供更好的教育,但两者之间不会划等号。因此,在这个阶段这些国家民众的价值观念也会产生变化,一般会认为大学毕业生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主要是个人能力和机遇的综合体现,而不会归结于政府和大学。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意味着更多人拥有更加平等的竞争机会,只有尽快向主动进取式的就业观转型,才能在未来的市场和竞争中赢得主动。

  再其次,从就业教育到与创业教育结合的就业观转型。多年以来,高等教育是以就业教育为主,加上我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更是加剧了这种就业教育思维——希望儿女大学毕业后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尽管我国现在的创新创业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仍然摆脱不了一个思维定式,即将创业作为就业的补充。就业率统计依然是每所高校、每个地区的重要发展指标,过于注重这个指标统计反而容易忽视创业对于就业更加深远的意义。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创业成功率都并不高,但是创业若成功,将可能提供大量新的工作岗位,并且可能会开拓新的业态甚至文明。因此,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迫切需要实现从就业教育到与创业教育结合的就业观转型。而要顺利推动这种转型,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为之支撑。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