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利用学校专业特色优势,全力打造“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平台+手机报”的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服务体系的全面性、个性化、交互式推送,使新媒体信息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学校就业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助推器。

  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利用学校专业特色优势,全力打造“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平台+手机报”的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服务体系的全面性、个性化、交互式推送,使新媒体信息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学校就业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助推器。

  “广泛撒网”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学校依托网络、微博、微信、短信、手机报五大平台的不同特点,精确定位,合理传播,既做到基础性、政策性信息的“广泛撒网”,又注重高品质、个性化信息的“重点培养”。校园网作为内容信息池,通过综合新闻、招聘信息、生涯规划、就业政策、通知公告等10个板块广泛提供就业信息;短信平台发挥“点对点”传播特点,向不同毕业生群体发布具有针对性的招聘信息及就业通知;手机报汇聚精品信息,通过每周的《就业工作手机报》、《中国传媒大学成才与就业手机报》,为毕业生提供高品质的就业信息指导;微信、微博不但实现了就业信息的实时推送,还使就业信息的交互功能成为可能。

  “搭台唱戏”与融通互动相结合。通过建立有效的招聘需求信息传递机制,对不同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归类;建立招聘信息自助发布平台,鼓励各级各类用人单位按系统流程自助发布招聘信息;利用校友资源和网络,挖掘有效需求信息。同时, 学校十分注重增强信息服务体系的互动性。如利用微信自助回复功能将就业流程、职业辅导资源等制作成“关键词知识库”;加大对“实时语音交流”功能的使用,推出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在线个性化语音咨询服务。

  就业效率与服务质量相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就业信息采集发布管理办法,明确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维护的规范和程序;加大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力度,实现毕业生基础数据管理与维护、就业手续办理办公网络化、各类就业统计报表、数据反馈与专业预警等功能;完善“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平台+手机报”的全媒体信息服务体系,结合毕业生的就业信息需求,更好地开展针对毕业生的政策发布、指导咨询、信息共享、网上招聘、职业培训、企业推介等多种分类指导与服务。

  此外,学校还将就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以“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的模式,创作大量针对性强的原创内容。如“成才与就业手机报”80%以上内容坚持自采,“招聘零距离”、“小伟开讲”、“囧事新解”、“行业视点”、“图说就业”等板块的自采内容已经在学生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