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17日,第五届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行。自2018年起,教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是高效连接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和关心关注教育发展同仁的大型面对面高端交流平台,全面展示了教育装备行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呈现了新兴技术赋能教育装备并融合教育教学的创新经验。本届教博会以“数字赋能·先行示范”为主题,华为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指导下,展示了多场景的解决方案,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变革助力教育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从《教育现代化2035》到《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再到《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提出,要完善智慧教学设施,提升通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装备水平,支持互动反馈、高清直播录播等教学方式。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应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智慧教育环境,如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和智慧教育云等。

数字技术延展了教育场景空间,由物理空间延伸至数字空间,虽然数字技术和数字空间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教育效能,但在支持智慧教学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智慧教室是教育信息化中设施智能化的重要模块,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智慧教室建设的需求也逐步加大。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智慧教室将为线上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教育的智慧化。

图片1.png

多年来,华为扎根教育行业,深入业务场景,通过统一的数字化转型理念,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I、云等核心技术深度与教育场景融合,构筑“全感知、全联接、全智能”的教育整体架构,联合行业伙伴针对不同教育场景的目标和诉求打造解决方案,并发布了一系列产品,构筑现代化智慧教室模板,旨在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为智慧教室“屏”易近人,助力打造智慧校园新范本

传统教室教学模式单调、教育数据匮乏、师生互动不足,已难以满足现代数字化教学需求,智慧教室应运而生,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多种教学工具,打造优质的学习体验,利于交流、协作和共享,最终实现教学方式创新。在教博会期间,华为就全面展现了智慧教室与智慧校园方面的多种产品和智慧解决方案。

为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泛在学习,华为以智慧交互大屏IdeaHub为核心,联接华为云和鸿蒙生态,提出数“动”教学,互“动”教学,协“动”教学,智“动”教学的四“动”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实现普惠教育,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华为鸿蒙互动教室,构建了远程互动教学与常态化教学两大场景,可满足全屋智能化教学,极简窗一键教学等需求,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品质。校长驾驶舱场景还可实现远程互动听课、全场景数据可视、全设备智能管理运维等功能。

图片2.png

针对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华为终端发布全新子品牌“华为擎云”,通过丰富商用笔记本、台式机与显示器、平板、智慧屏、穿戴等产品品类,依托领先的硬件技术优势以及合作伙伴成熟的软件技术支持,打造擎云智慧教育场景,覆盖计算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高频教育场景,助力学校升级校园基础设施。“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可通过分布式桌面云的网络同传、授课系统、运维分析系统,实现批量计算机集中管理和维护,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分布式桌面云远程统一部署更新桌面,提高备课效率,还可通过50+丰富授课工具,实现多种功能。“擎云智慧教育-理化生实验考场”聚焦于考试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以智能排考、入座人脸识别、AI智能评分及数据统计等功能,赋能考试全流程。

图片3.png

在智慧校园方面,华为从多方面赋能发展,在展会上也呈现出了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在无线校园方面,展示了涵盖教室、礼堂、办公区等高密、低密场景下,智能极简运维的WIFI6校园无线接入方案;在全光校园方面,展示了极简架构、智能运维、一网融合的全光校园网解决方案;在平安校园方面,展示了基于AI算法、智能分析预警的智能化平安校园方案;在教育科研方面,展示了鲲鹏、昇腾助力通用计算、人工智能计算、大数据计算等解决方案,为教育科研提供第二算力平面;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鲲鹏、昇腾、鸿蒙、工业软件等方面的ICT人才培养方案。

持续深耕教育行业,智慧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各类软硬件到教学云平台,从基础设施到教室、教学环境,再到教学运营与服务建设,华为凭借着完善的“端、边、管、云、芯”全栈、全场景技术优势,以及多年服务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经验,围绕教、学、管、评、研、服等教育场景,携手生态伙伴,构建了完整的智慧教室建设体系。面向未来,华为将持续深耕教育行业,依托专业性能、安全可靠的硬件产品以及互联互通、无缝协同的生态,加速教育行业数字转型,把数字化教育带入每一间教室,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原标题:华为“智慧教室”亮相第五届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屏”易近人助力教育未来

转自:互联网转载 

教育信息服务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