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5日,由名师成长大讲堂主办的“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主题研讨会暨中小学家校共育能力提升研修班”在京隆重举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一线教师等共计400余人出席活动。本期研修为期两天,从学校如何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如何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等维度,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学校及教师直面现实挑战,深化教育变革。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中国家庭教育...


4月15日,由名师成长大讲堂主办的“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主题研讨会暨中小学家校共育能力提升研修班”在京隆重举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一线教师等共计400余人出席活动。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傅国亮老师做开幕主题讲座。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与主要政策,傅老师指出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家庭教育具有独特价值。要落实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协同育人的价值共识,坚持协同育人的政府统筹,创新协同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回归协同育人的教育主题,明确协同育人的学校主导,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标志。傅老师充满智慧与真情的讲座,赢得了与会者阵阵热烈的掌声。


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康丽颖老师做了题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本土实践》的主题讲座。康老师分享了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之困与理论之思,指出“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同时,从国际视野以及本土实践经验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为探析如何开展家校合作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老师主持了题为《家校合作 助力学生最优发展》的圆桌论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东老师和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德育心理中心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权福苗老师,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刺激家校之间的合作需求,使不同学段的家校合作更落地,更具实效性。






4月16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洪明老师做了题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的主题讲座。洪老师指出家校之间既是合作关系,又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回到家庭背景之中,但指导家长需要从读懂家长开始。家长培训的目的要以提高家长教育胜任力为核心,找到家长的痛点,并为家长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引导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发挥家长的作用。


大会还特别邀请到了曾国藩六代嫡孙、原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曾樾校长,做题为《清芬日守传家风》的主题讲座。曾校长表示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家庭和出身,却可以选择接受和弘扬这个家庭的优秀文化。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是刚性的家训;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是柔性家规。家规家训是最好的教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研究室主任马金鹤老师做了题为《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家校沟通中的语言艺术》的主题讲座。马老师指出,接纳与尊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家庭关系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家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教师要帮助家长掌握沟通的方法,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倾听者、陪伴者、接纳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为进一步发挥优秀示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凸显亮点,促进学校间的交流互动,本期研修班特设案例解读分享模块。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周雪红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郭桂芝老师,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张军校长以及北京市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学赵秀云校长,就本校家校社合作实践研究经验同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周雪红校长分享经验




本期研修班还特别设计了传书会友活动。老师们纷纷在书籍上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在活动中收获了一段独特的缘分,创造了更多线下交流的机会。


本次研讨会,是名师成长大讲堂在2023年推出的首场线下活动。后续,大讲堂还将走进成都、深圳和西安,就“全员育人能力提升”“新时代、新课标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小学班级生态建设”等主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逢!

更多会议精彩瞬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