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智慧教育列入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遴选的智慧教育优秀案例体现了实践领域的进展,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初见成效,北京东城建设“数据大脑”;上海闵行构建智慧教育云平台;湖北武汉统筹建成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智慧教育列入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
“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遴选的智慧教育优秀案例体现了实践领域的进展,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初见成效,北京东城建设“数据大脑”;上海闵行构建智慧教育云平台;湖北武汉统筹建成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智慧图书馆等智能学习空间。新型教学模式应用相继涌现:湖南长沙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建设“千群万课”农村网络联校群;山西运城构建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四川武侯打造学生课前自主学、课中精准学、课后拓展学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广东深圳打造云端学校,探索双师教学模式。协同创新机制探索持续推进:北京海淀成立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推动产学研协同;浙江温州建立“大共同体”平台推进机制;安徽蚌埠建立“政企校研”协同创新机制;山东青岛成立国际人工智能教育联盟。
同时,区域智慧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普遍存在“面面俱到”现象,特色不鲜明;区域大多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发展智慧教育,科技支撑不足;对已较为成熟且取得较好成效的新模式与新途径宣传推广不足,未能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辐射带动作用,社会对智慧教育认知度还不够高。
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需要立足自主理论与实践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教育发展道路。
一是加强循证研究与指导,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智慧教育示范区”是一次开创性探索,是智慧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沃土”。对实践成效,可以考虑以“应用数据”为核心,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指数和测评工具,对示范区开展绩效评估,同时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咨询作用,深入一线开展循证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指导和成效分析;扩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范围,坚持特色发展与区域协同、问题导向与创新引领相结合,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与突破口;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与智库作用,研究适合世情、国情、民情的区域智慧教育发展路径,为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解决方案。
二是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区域的深入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一项重大工程,对示范区来说,需要将分散的数字平台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打造国家与区域贯通的教育公共服务数字底座;构建双向协同的优质教育资源众创共享机制,鼓励学校与师生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应用场景、主要功能、操作方法等开展培训,推进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常态化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三是优化教育科技创新项目的规划布局,推动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智慧教育是利用智能技术支撑教育全领域、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的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针对智慧教育的发展问题与技术短板,需要设立引导性项目,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确定具有优势的研究、实践、技术主体单位,开展有组织科研;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与智慧教育有显著成效的地方、单位、学校、平台予以重点支持,打造“样板工程”;积极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理论、模型、技术、平台、装备等研发成果,率先在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应用。
四是深化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机制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智慧教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变革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形成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政府在政策与资金等方面支持区域与学校大胆尝试,建立长周期跟踪研究机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研发区域智慧教育发展解决方案;科研机构与智库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教育社会实验,为实践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并将教育科技成果在区域转化与应用。
五是打造区域智慧教育品牌,传播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立足中国国情,加大对国内智慧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国际传播。征集与汇编智慧教育优秀案例,通过电视节目、报刊、新媒体、研讨会等方式推广典型经验与解决方案;成立区域智慧教育发展合作联盟,通过旗舰项目、专题培训、资源共享,打造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生态圈与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互学互鉴,为世界智慧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努力成为智慧教育的国际引领者。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