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原标题:推动教育人工智能与高校精准思政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精准思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沿领域,教育人工智能驱动引领教育领域向智能化方向前行,正催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深层次变革。推动教育人工智能与高校精准思政融合发展,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应时代语境创新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语境。青年学生面临着复杂多元的发展语境,无论是其成长环境、群体特征、学习方式、生活交往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源自经济文化、国际交流和媒介技术等语境带来的深刻变革。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直接触及大学生内心情感,增强其对于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同时,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也考验着大学生政治思想的认知、政治感情的培育、政治意识的建构。全球化下媒介技术飞速发展,“去中心化”、草根性、互动性、跨文化性等在内的传播特性和叙事方式也大大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话语空间和话语权力。复杂多元的时代语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知识结构尚未完备、猎奇心强、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青年学生产生“猛烈撞击”,并在青年群体身上进行多元化镜像投射,“废柴”“丧”“佛系”“二次元”等网络热词,给青年人打上了刻板的形象标签和群体画像。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有效回应时代创新语境之问,就必须改变传统思政教育过程中“大水漫灌”,通过精准化的方式识别并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有效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实现以需给供、供需匹配的良性循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答时代命题的现实需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为谁培养人”是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宽广视野,指明了新时代教育工作应恪守的性质与承担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聚焦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始终把这一目标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解决好“怎么培养人”是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改变过去粗放式教育方式,以精准思维为引领,充分挖掘影响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因素,找寻背后反映的问题,精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推动经验依赖型思政教育向数据科学运用型思政教育的转型。解决好“培养什么人”,主要聚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全党全国人民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特别需要有一批“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担当意识、过硬的本领能力、不懈的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高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定制、精准滴灌、精准评估,努力培养一批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人工智能提供高校精准思政的可行性支撑。韦伯认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他从工具理性的视角出发,指明了“条件”“手段”在实现价值理性目标的重要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这说明,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遵循着从“物理意义”到“价值意义”的逻辑顺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人工智能与高校精准思政融合发展也是遵循这一演进脉络。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掌握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状况,但面对庞杂信息,仍存在着调查质量不高、数据分析精准度不强等问题,难以整体有效反映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状况。而教育人工智能的出现则提升了分析庞杂信息的可能性,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存储,将纷繁复杂的数据变成了相互关联、极具价值的信息,使思政教育者能够快速完整准确勾勒出大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效缩短了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息鸿沟,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化推送和反馈。

[作者:仲昭慧 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本文为“十四五”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C-c/2021/01/06)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