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8日,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高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润丰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探索评价改革引领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进一步深化未来学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张东)4月8日,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高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润丰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探索评价改革引领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进一步深化未来学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本次高峰学术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价”项目,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丰富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拓展教育评价的内容,对教与学的过程全方位实时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教案设计、师生表现、语言动作、思维活动、问题研究、课型模式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智能化反馈评价结果,给出多维度的教学改进建议。

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并替代部分传统教学元素,成为对未来教师的要求,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培养目标的最大助力。为深度展现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成果,来自北京市润丰学校的5位教师与山东省潍坊未来实验学校、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唐家湾中小学、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的3位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在“评价发展前沿专家报告”中,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辛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评估转向:从‘以评促学’到‘学评融合’”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所原所长王素以“学习模型在课堂评价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分享。在“评价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经验分享”环节中,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希武介绍了深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探索,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原明分享了评价改革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园区实践,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分享了中小学生学习品质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在“评价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经验分享”环节中,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校长龚振、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张义宝分别以“评价改革牵引学校高质量发展”“AI赋能:涵养课堂评价生态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题,分享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在致辞中指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呈现出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大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强调,要拥抱新技术,依托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赋能学校教育教学、赋能学校发展。他建议学校要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效果、习惯、态度、动机等方面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真正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认为,随着教育思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演变,但是课堂始终是改革的对象和主阵地,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引向深入,取得更多新成果。

北京市教委教育信息化处处长张宪国表示,在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统筹指导和精心组织下,在朝阳区和北京润丰学校的务实推进和不断创新下,“基于新课标的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了新技术支撑教育评价改革的有效路径,这是一项前瞻性、系统性的举措,也为全市提供了样板范式。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孙迅介绍,朝阳区作为发展中的首都教育强区,在成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后,按照“一横一纵一融合”智慧教育工作思路,聚焦“课堂、课程、课题、大数据”,依托空中课堂、双师课堂、融合课堂实践研究,不断完善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整体构建教、学、研、评数字化育人机制,为教育强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所、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办,麦盟教育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润丰学校承办。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