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区块链就是把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某种意义上说,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技术,下面这幅图较为清晰的说明了这种的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工作过程。如果觉得过程抽象不明白的话,那么可以从其实现效果上理解,区块链的信息传递可以达到类似“微信群聊”的效果:群里发一条信息,全群的人都知道并且是一样的结果。比如说,群里有人发了一张苹果的图片,如果群...

区块链就是把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某种意义上说,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技术,下面这幅图较为清晰的说明了这种的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工作过程。

如果觉得过程抽象不明白的话,那么可以从其实现效果上理解,区块链的信息传递可以达到类似“微信群聊”的效果:

群里发一条信息,全群的人都知道并且是一样的结果。比如说,群里有人发了一张苹果的图片,如果群员A说发的是香蕉,那么群员B、C以及任意一个群员都知道A说错了。

例子虽然简单,但体现出的区块链的功能却是不可小觑的,我国曾经出现过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样啼笑皆非的尴尬事件,看似荒唐无稽的证明在现实生活并不少见,比如说学生证、毕业证、房产证等。其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造假问题,但区块链应用之后可能会大有改观!

大家根据区块链生成的记录判断真伪,不需要你再担心“毕业证书”“妈妈证明”或“房产证明”之类文件真假问题,事实上区块链初创公司 Bitproof 已经与霍伯顿学校开展合作,该校宣布将利用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向学生颁发学历证书,解决学历造假等问题。因此《经济学人》就曾把区块链比作制造信任的机器。

区块链应用


有人认为,如果说蒸汽机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电力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那么区块链作为构造信任的机器,将可能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

从上面的介绍中,大家可以意识到区块链技术最具可行性的应用就在具有“公证性”事物方面。其实,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壮大,支付宝可谓功不可没。因为相较于买卖双方在网上单独交易,支付宝可以作为一个第三方来提供担保,解决了交易过程中的信任问题。如果有了区块链技术作为基础,大家通过区块链技术获得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那么人们交易就不需要通过第三方担保了,因此有人说区块链具有“去第三方”或“无需信任系统”等特性。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并且也不断有领域开始尝试应用,从下面两幅图中大家可以了解一二:

(图片来源于工信部《区块链参考架构》)

除了上述案例外,区块链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也可以天然结合。通过区块链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产和运送过程,并且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区块链与比特币

说到区块链就不得不提一下比特币。我们知道纸币通常是以某国央行为信用背书而印发的,但是它存在两个问题,货币超发以及假币!区块链技术形成的电子货币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比特币最初的故事:2008年日本人“中本聪”在互联网上一个讨论信息加密的邮件组中发表了一篇文章,勾画了比特币系统的基本框架, 2009年他为该系统建立了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正式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而成,但是它只是该技术诸多应用中的一种,绝非等同于区块链。(为了满足部分有意了解比特币朋友的需求,附了一张图进行说明)

(附图:比特币区块链的工作原理)

区块链技术解密


区块链就是未来,也是一种回到互联网本来意义的方式。

注:奇虎 360 创始人周鸿祎说,这是了解区块链最深入浅出的一篇文章。

以下正文:

这组词序并没有任何意义,真正让它们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这个词序是由一个被称为 MetaMask 的软件专门为我一个人生产的。

用密码学(cryptography)术语表达,就是助记词(seed phrase)。这组词汇读起来感觉毫无连贯性而言,却可以转变成一把钥匙,打开数字银行账户,或者进行在线认证。而且只需几步就完成了。

电脑在屏幕上告诉我要保证我的助记词的安全:写下来或者放在电脑上一个安全的地方。我匆匆的将 12 个单词写在便签纸上,然后点击了一个按钮,就变成了 64 个看起来毫无规律可言的字符:

1b0be2162cedb2744d016943bb14e71de6af95a63af3790d6b41b1e719dc5c66

这在密码学中被称为「密匙」:这是一种身份验证的方式,但与现实生活中拿钥匙开锁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的助记词每次都可以产生准确的字母顺序,但如何对钥匙的初始词组进行反工程尚不可知,这就是为什么将种子词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密匙的字母会进行两次的转变,创造一串新的字符:

0x6c2ecd6388c550e8d99ada34a1cd55bedd052ad9

这一串字符就是我的以太坊(Ethereum)区块链的地址。


在过去一年间,加密货币比特币的价值增长了超过 1000%,以太坊与比特币属于同一类货币。

以太坊拥有自己的货币,最著名的就是以太币,但这个平台不仅拥有钱,它的范围更加广泛。你可以把的以太坊的地址看成类似银行账户、邮箱地址或者一个社保号。




目前,它在的电脑上就是一串毫无意义的字符,但只要我想进行任何的交易,比如参与一个众筹活动或者进行一个在线的公投,这个地址就会传给出一个临时的计算机网络,对交易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会再一次传到更大范围的网络,会有更多的机器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胜出者会单独对这笔交易进行记录,在以太坊的历史上,每笔交易都进行了规范的记录。

因为这些交易都是通过一种有序的数据「块」进行登记,所以这个记录就被成为区块链。

完成整个交易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体验与平常的网络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但从技术层面来看,确实相当的神奇,有一些东西在 10 年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在不依赖传统机构建立信任的情况下,我成功的完成了一笔安全交易。没有中间商;没有社交媒体网络收集我本次交易的数据以便更好的进行广告的精准推送;没有信用机构跟踪这次活动以便进行经济可信状况的建构。

是这个平台让所有的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吗?

不过,没有人拥有这个平台。没有风投资本家投资以太坊,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公司。

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以太坊比任何一家私营公司都更加的民主。没有专制领导的咆哮。只要加入这个社区,做一些工作,你就是在帮助驾驶以太坊这艘航船。

同比特币以及其他大多区块链平台一样,以太坊更像是一个蜂巢,而非一个正式的实体。它的界线很模糊,是一种扁平化的等级制度。

还有另外一面:在这个蜂巢中,有一些人通过他们的劳动,所积累的账面净值已达到数十亿美元,2017 年一月一日,以太币的价值只有 8 美元,而一年以后,这个价值就达到了 843 美元。

对于这种转变,你可能会是一种蔑视的态度,觉得不值一提。毕竟,比特币和以太币价值失控性的增长绝对是非理性蔓延的典型案例。这种神秘的技术突破目前看起来与登录网站进行信用卡还款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为什么要关心这样一种技术呢?

但这种蔑视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

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件事情,这种软件架构看似神秘,可这种技术一旦发展成更加宽泛的计算,则会释放出深远的力量,影响全球。

如果邮件标准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予以采用,将公匙和密匙作为一种默认设置,从索尼到 John Podesta(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竞选总干事)的每个人都将不会再受到大规模邮件被黑的困扰,数百万的普通用户也不用再身份盗用的问题。

如果,万维网的发明人 Tim Berners-Lee 在最初的标准中采纳定位社交身份协议,今天我们可能就没有 Facebook 了。

以太坊这类区块链背后坚定的信仰者认为,分布式的信任网络是软件架构的一个进步,历史一定会证明它的伟大意义。这种期望进一步推涨了加密货币的价值。

但是,比特币泡沫很可能最终会成为区块链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狂欢。很多追捧者认为,对这种新技术的期许并不在于到取代我们现有的货币,而是取代我们当前对互联网的观念,同时将网络世界拉回到一个去中心化的平等体制。

如果你相信这些追捧者的言论,区块链就是未来。但这也是一种回到互联网本来意义的方式。


在无限的资源和全球连接这种乌托邦梦想的激励下,在过去的这些年,互联网似乎变成了一个替罪羊: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

俄罗斯黑客在 Facebook 上利用虚假新闻瓦解了民主体制;推特和 Reddit 上仇恨言论肆虐;极客精英们的巨大财富使得收入不平等状况加剧。

对于我们很多在互联网初期就开始使用网络的人来说,最近的几年让我们有一种堕落之感。

互联网本来承诺成为由大量小报、博客、自建的百科等新媒体;二十世纪主导大众文化的信息巨头本应该让位给更加去中心化的体制,一种合作性的网络而不再是一个具有等级制度的传播渠道,反映出互联网本身的点对点架构。

然而今天的网络不再是乌托邦,充斥着金融泡沫、垃圾信息和无数的其它问题。但是,人们总猜想堕落的背后隐藏着进步。

去年,这样的侥幸最终坍塌。在互联网,怀疑并不是什么新的事物。不同之处在于,批评的声音更多的是来自以前对网络极度推崇的人。

「我们想要对互联网进行修补,」Walter Isaacson 说。他是乔布斯传记的作者,这句话是他在川普当选几周后写的一篇文章中所说。

「经过 40 年的发展,互联网开始腐化,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我们。」谷歌前战略官 James Williams 告诉《卫报》:「注意力经济的活力正结构性的危害人类的意志。」

纽约顶级的风投公司 Union Square Ventures 的管理合伙人 Brad Burnham 在博客上抱怨数字时代的准垄断所导致的额外危害:

「在 Facebook 无差异化的内容洪流中,出版社发现自己正变成商品内容供应商。谷歌搜索算法的一个微小变化就能导致一家网站财富的流失。当亚马逊决定在中国直接采购商品并重新规划自己商品的需求时,制造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销售下滑。」(Burnham 的公司投资了我在 2006 年成立的公司;等到 2011 年公司被出售时,我们之间并没有财务关系。)

甚至是网络的发明人 Berners-Lee 也写了一篇博客表明自己的忧虑,以广告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创造了一种环境,「让人震惊或者专门为吸引偏见所发布的虚假信息,像野火一样在网络上肆意传播。」

对于大多数评论家来说,解决这些巨大的结构性问题的办法就是,要么提出关于这些工具危险性的新忠告,比如掉我们的智能手机,让孩子们远离社交媒体,要么只能借助于强有力的监管和反垄断手腕:使科技巨头与其他对公共利益至关重要的行业(如早先的铁路或电话网络)一样受到审查。

这两个想法都值得赞扬:我们可能应该制定一套新的习惯来管理我们如何与社交媒体进行互动。看起来像 Google 和 Facebook 这样强大的公司就应该像电视网络一样面临相同的监管审查,这完全是明智的做法。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