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讯(记者孙军通讯员黄建勇)有的学生负责硬件设备的连接与定位,有的学生负责设备脚本的规划……这是发生在青岛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堂上的一幕。自2019年青岛市中小学启动人工智能教育以来,按照“普及、拓展、培优”三维目标,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有1000所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并成立人工智能社团,与信息学奥赛等“强基计划”结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后备人才。兴趣是人工智能课程学习的...

本报讯(记者 孙军 通讯员黄建勇)有的学生负责硬件设备的连接与定位,有的学生负责设备脚本的规划……这是发生在青岛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堂上的一幕。自2019年青岛市中小学启动人工智能教育以来,按照“普及、拓展、培优”三维目标,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有1000所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并成立人工智能社团,与信息学奥赛等“强基计划”结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后备人才。

兴趣是人工智能课程学习的原动力。在青岛枣山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教师王炜正在讲授“智能采摘”,学生在编程平台的积木实验室中,运用动作模块控制着机械臂的运动方式。该校校长刘岩林介绍,在教授人工智能课时,以项目式学习理论为指导,采取“认识—体验—实践—总结”的模式,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出发,通过模拟搭建实际应用场景展开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完成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

在开展普及式教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现出对人工智能教育强烈的兴趣和自主探究意愿,为此各校纷纷组建学习社团,开展难度等级更高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提高打基础。2021年7月,青岛印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引领全市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2021年12月,青岛作为中国唯一的城市代表参加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并作专题发言,向全球分享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青岛方案”。

在2022年5月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九宫智能挑战赛普及赛项目中,青岛中小学多支队伍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青岛一中、青岛九中、青岛西海岸新区一中参赛学生包揽全国冠、亚、季军。

“我们希望发掘更多有出色专业基础的学生,将其培养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后备人才,为构建人工智能社会人才支撑体系奠定坚实基础。”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介绍。

为此,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进程中,青岛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将人工智能教育与信息学奥赛等“强基计划”结合,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青岛二中学生刘沐坤、纪奕合、王均宇等,在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展示会获特等奖。

李晓元告诉记者,青岛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高质量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探索构建新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岛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