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高考一批次录取结束。一则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新闻颇引人注目:据媒体报道,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该地区一所中学的考生们用了高考志愿填报助手,根据分数、兴趣、专长,选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大大减少了志愿撞车,一位沂蒙地区考生以仅高于投档线两分的成绩压分过线被济南大学录取。  让互联网大数据...

  最近,高考一批次录取结束。一则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新闻颇引人注目:据媒体报道,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该地区一所中学的考生们用了高考志愿填报助手,根据分数、兴趣、专长,选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大大减少了志愿撞车,一位沂蒙地区考生以仅高于投档线两分的成绩压分过线被济南大学录取。

  让互联网大数据为考生报志愿提供帮助,这在过去几乎无法想象。其背后揭示的趋势更令人兴奋:技术不仅在弥合知识鸿沟,技术背后的“隐力量”正在逐渐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推动教育公平。

  为什么说是“隐力量”?偏远地区缺设备,可以添置几台电脑,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显现的、作为器物的技术。互联网的普及,已经让普通个体能秒搜到世界各地的信息,知识和信息鸿沟在逐渐消弭。今年一道有争议的高考作文题——“爸爸高速公路打电话被孩子举报”,有网友假借农村考生口吻倒苦水:没见过高速公路怎么写?事实上,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都已不是学生的认知障碍。最近发布的统计报告可以佐证这一判断,截至2015年6月,中国已有6.68亿网民,互联网普及率为48.8%。

  社交媒介的扩张,带来了大数据的繁荣,极大地拓展了教育落后地区学生的“关系网络”。你可以在微博和仰慕已久的教授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司的海量搜索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大学,甚至先成网友再做同学早已成为现实。网络正在缩近城乡数字的鸿沟。

  信息技术进步的最大优势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它重新再造了教育关系,教学活动也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堂。美国人萨尔曼·可汗通过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深入浅出地给外地的表妹解答了所有数学难题,很快,他的侄子、外甥、外甥女也找上门来。他索性把自己的教学材料做成视频,放到网上。现在,这个叫“可汗学院”的免费教育网站已风靡教育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看教学片代替上课,上学则多是互动和练习。

  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很快,技术带来的新媒体形式的层出不穷,能够满足城乡年轻群体对新知的渴望;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有传播学学者在田野观察后发现,那些年长者却无形中被挡在了信息资源的门外,“信息资源、社会资源不断集中,数字鸿沟带来了社会鸿沟、贫富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起点意义的公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俞敏洪建议,要利用互联网让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走向农村,通过互联网技术,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如今,随着政府加大对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扩大重点大学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比例,这些举措正逐渐改善教育的公平性。而技术在缩小中国教育城乡和区域差距的过程中,促使人通过努力,有平等参与竞争的能力,这不仅是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公平之所需,更是技术带来的互联网平等、分享精神的一种体现。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