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温州市教育局公布了今年新增的“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名单,422所义务教育学校将结成211对帮扶对子。至此,温州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任务,实现了乡村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全覆盖。   近日,温州市教育局公布了今年新增的“义务教育”全覆盖。  据介绍,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历来是温州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借着全省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的东风,去年温州出台了《关于加强乡村小...

近日,温州市教育局公布了今年新增的“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名单,422所义务教育学校将结成211对帮扶对子。至此,温州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任务,实现了乡村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全覆盖。

  近日,温州市教育局公布了今年新增的“ 义务教育”全覆盖。

  据介绍,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历来是温州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借着全省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的东风,去年温州出台了《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学校“互联网+教育”水平,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

  为此,温州双管齐下,化压力为动力,同时掀起了乡村“小而优”学校和城乡同步课堂的建设高潮。去年,该市投入资金2735万元,其中优先保障55所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的设备安装和结对帮扶。今年更是自我加压,将省里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的目标拓展为2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全覆盖。

  温州素有“七分山,二分水,半分路屋,半分田”之称。在南部和西部的山区,乡村学校星罗棋布。“按法人数统计,温州现有293所乡村学校,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温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省里要求上拔高标准,是难上加难。但几次调研后,市里考虑再三,还是同意拓展目标,并为项目设置了足额的预算,鼓励相关人员放手大胆干。

  市级层面对乡村学校的重视,各县区市乃至结对学校都看在眼里。大家纷纷出技术、出资金、出人力,帮助乡村学校早日走上同步课堂的正轨。像鹿城区率先引进了5G技术,实现“跨地域、跨学校”4K高清同步课堂;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则为受援学校设立了15万元的奖教金,激励教师在“互联网+义务教育”上互帮互学等。

  作为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瓯海区去年不仅顺利完成了结对任务,还高水平承办了温州市“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现场推进会,6篇案例入围“浙江省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典型案例。据悉,为加快进度,该区安排专项经费530万元用于设施设备建设。而针对师生反映强烈的“线上线下衔接难、基础差距大备课难”等问题,区教育局还及时协调了各学科研训员蹲点联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今年,为进一步提升质量,瓯海还成立了“互联网+义务教育”的课题组,强化集体备课和教研组建设制度。同时,加快研制“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展分层作业的实践探索。“细水长流,工作方能长久。”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科长陈汉初说。

  乐清市大荆镇智仁乡小学是一所距离城区50多公里,只有150名学生、15名教师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科学和美术学科缺少专职教师、学习氛围不浓厚,一直是学校的痛处。同步课堂开展后,乐清市免费为学校安装互联网设备,并对教师进行了三轮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该校校长鲍贤会表示,一年下来学生的变化相当喜人,不仅课堂上能大胆自信地表达,还有了主动学习意识。

  城乡学校结对要经受资金、技术、学生基础不同等多重考验,是个系统的大工程。去年9月,温州市教育局出台了“互联网+义务教育”六项工作制度,即:帮扶活动一周一汇总一通报制度,一月一现场会制度,一月一典型总结宣传制度,市县教研员、信息技术管理员联系学校制度,典型案例培育制度,市教育局对各县区市教育局专项考核制度等。通过各部门总动员,齐心协力一起来干实事。

  据悉,去年省教育厅公布的157个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2019年典型案例中,温州占据了29席,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结对学校基数较多的背景下,温州通盘考虑,重点保障小规模学校,细致又全面。”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童兆平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技术环境支持水平,今年温州还将强化网络空间和环境设施建设,为乡村学校选配80寸以上大屏,增配教师专用中屏,扩展视频设备应用场景,满足钉钉、微信等应用程序直播需求,优化学校内部网络。接下来,温州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在扩面的基础上还要增量、提质。除了城乡同步课堂外,还将教师网络研修增设为必选帮扶项目,远程专递课堂和名师网络课堂依据帮扶协议自主选择。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