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加上人类“智能”自身的进步,工具、资源、自身能力都决定了大量的原本是学校“垄断”“独享”的教育元素,今天已成为“稀松平常”司空见惯的社会形态。

  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加上人类“智能”自身的进步,工具、资源、自身能力都决定了大量的原本是学校“垄断”“独享”的教育元素,今天已成为“稀松平常”司空见惯的社会形态。未来教育,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什么?

  当下,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 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冲击和改变。计算机初期改变的是计算的速度,快捷、简便是主要特点。电脑则由纯粹的计算扩展到“资源”的存储和供给,通过筛选、查找、集成、传输,给生活以极大便捷。互联网,则将前者原本就有的海量、快捷、简便等特点,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放大到无限的空间。“云平台”“云空间”“云计算”等概念,是对这些特点的最好说明。人工智能,顾名思义改变的是人类有思维以来的思维方式。它获取知识的路径、形成智能的工具以及运用思维解决问题的形态,既是由人类所设计并实施,但又远远超越人类,令人类望尘莫及。面对“生猛”的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今年4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机器学习系主任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作了“突破人类与机器的壁垒”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十年都有了巨大发展,现在是打破它们之间界限的时候了,未来将加快发展更具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我们对大脑的理解也将会更加“计算机化”。

  随着人工智能“更加具有人类能力”,而人类的大脑要“更加计算机化”,这将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

  未来教育应更加重视“思维力”的培养。假如说计算机和电脑是思维的变革,带来的是体量、速度和便捷,那毕竟还是人类智能的延伸;人工智能则是思维的革命,它提供的不仅是前者,更多体现为创造和变异,而这种创造和变异又是建立在海量资源、科学筛选、超速计算等基础上的。与之相比,那些传统的靠人们苦学、积累、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是无法达成目标的。在未来人类发展与人工智能的竞赛场上,人类要想领先,教育必须在思维领域作出重大突破。在具备必要的知识能力基础上,要发展个性、激励创新,其中“求异、质疑、探索、理性和逻辑”应该成为教育的主题词和关键词;与此同时,敏感、迅捷必须在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过程中一以贯之。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新异”。这种思维的“新奇独特、怪异”,可以大大弥补人类思维相比于机器人速度缓慢之“短板”。

  在这一问题上,对当下我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强化知能训练的教育导向,需要进行研究和反思。这曾经令国人自豪的基础教育优势,可能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迅速变成不足。因为知识的超量和能力训练的超强并不必然产生“新、异”之思维。人工智能中或许一个简单的信息传输,一个小小的芯片植入,机器人立马生龙活虎、神勇异常,这给我们现实教育中仍存在的一些“应试”教育、训练机械化、思维边缘化的问题带来深深反思。

  未来教育应更加重视“学习者中心”引发的变革。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加上人类“智能”自身的进步,世界已经进入“学习者中心”时代。家用电脑和网络在今天的世界遍布各地;学习型社区建设也已遍地开花。工具、资源、自身能力都决定了大量的原本是学校“垄断”“独享”的教育元素,今天已成为“稀松平常”司空见惯的社会形态。所以,有消息说,今天的芬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开始逐渐减少和缩短,这让学校教育中“班级组织”的学习形式,产生的排斥、压抑学生个性的缺陷大为改观,同时也迫使传统的以灌输知识、强化训练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因为在家庭或者社区,通过“翻转教学”在内的网络和多种工具自主学习后的孩子,一旦来到学校,教师想一如既往地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是难以为继的:教师想“大言说教”,没门;想灌输知识,没机会;想强化训练,也没空间。因为仅是孩子们在家中“线上”学习时产生的问题、困惑、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领、帮助、指导以获得解决的已经不在少数。而恰恰是这样的交流研讨、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思维。所以,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的大量被使用,可以深刻地影响社会和生活,更将倒逼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变革。

  未来教育应更加重视工具创造和使用能力的培养。我们都熟知“劳动创造人”的道理:劳动,离不开工具。实际上,无论是计算机、电脑、网络还是人工智能,可以说都是成功运用现代工具而有的成果。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工具的使用还是创造,虽然都需要知识和能力基础,但也绝不是“多多益善”。当机器人已经可以成功借鉴人类的智能并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青胜于蓝”;当人类已经开始设想借鉴学习人工智能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速度,我们现实的学校教育还能无动于衷、墨守成规吗?

  思维创新,实践创造,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变革的新契机。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

  (作者系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