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各类电子产品,如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阅读器等在高职信息化教学中备受关注。相反,提到智能手机却只会让人联想到课堂上黑压压的“低头族”,在信息化教学中常常被忽略。

  在“ 教育”的大背景下,各类电子产品,如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阅读器等在高职信息化教学中备受关注。相反,提到智能手机却只会让人联想到课堂上黑压压的“低头族”,在信息化教学中常常被忽略。

  一项近期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在校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主要用途为“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获取新闻资讯”等,将其用于学习的微乎其微。由此可见,在高职生中开展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是可行的,且有必要引导他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分享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在丰富的动画、音乐、图片等组合的学习场景中增强学习动机,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实现趣味学习。

  同时,就英语学习的要求而言,高职生需经过180—220课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近几年随着自主招生的比例增大,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生英语基础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英语课程被边缘化、大量削减,这就导致英语课堂教学量不达标,需要课后组织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将个性化的移动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合理利用零碎课外时间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英语水平;而教师也可通过手机终端随时和学生沟通交流,课堂上集中反馈学生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教学相长。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关于手机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主要围绕两个层次展开:首先集中在技术层面,主要探讨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或软件的开发,这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过于“高大上”;其次围绕智能手机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开展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展开,在具体实践操作层面的论述则比较笼统。

  作为从教十余年的一线教师,笔者深知高职生最缺乏的是自主学习能力,融入手机移动学习虽然符合当下学生“手机热”和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但考虑到学生自控力较差,还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跟踪和反馈,因此,针对特殊学情和学科特点、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其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首先,针对高职生学习自主性不强的特点,要加强学习进程的混合,构建及时跟踪反馈的混合教学模式。高职生在中学阶段普遍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或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导致其大学阶段学习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依附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各环节的监控、反馈和干预。比如可以在新生第一节课创设协作环境,利用WeChat、E-mail、QQ等多种手机交流工具建立学习群,实现课前、课堂和课后全方位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进行有效的反馈和干预。同时,为确保协作学习环境在时间空间上的连续性及交互的及时性,要注重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量化并纳入形成性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帮助他们实现学习主体性的转变。

  其次,基于英语学科特点,要在混合教学中加强教学资源的混合,使教学不局限于语言学习,着眼点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一是手机移动学习的混合教学资源要多元宽泛且不局限于教材,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机融入文化和素质教育。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对此的尝试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学生通过添加关注就可以加入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则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在平台上及时推送信息,像每年的6月和12月考试季,推送考试题型介绍、应试技巧和策略;每逢西方节日,推送节日来源和庆祝方式等。

  二是课外移动学习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其中互动活动的多样化设计很关键,教师要善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如笔者在上“Invite your friend to go to the early show of the movie ‘My Fair Lady’”一课时,鉴于许多学生可能对这部影片一无所知,就在课外移动学习中补充电影及女主角的简介,让学生进行电影配音和经典歌曲学唱活动,并通过微信平台交流和互动,部分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从中脱颖而出,增强了自信心。

  三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服从市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从行业、岗位群、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将外语素养和职业能力协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软技能。比如笔者要求所教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发现手机实用APP并进行英文分享,学生从中养成了手机移动学习的习惯,并在混合学习资源的选择和学习中,不同程度提高了信息检索和组织能力、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以及软件操作能力,尤其是部分学生还能学用动态的录屏软件来做展示,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作者:胡存华,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