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着眼于学校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打造生态教育,实现了学校“十二五”跨越式和谐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着眼于学校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打造生态教育,实现了学校“十二五”跨越式和谐发展。

  “一体”,是指通过统筹学科发展与队伍建设,统筹教学立校、科技兴校与人才强校,深化教学改革,驱动内涵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建构生态教育。“两翼”,一是指在高浜校区,从校园环境到吴文化校本教材打造过程中,全面开展吴文化特色教育;二是在虹桥校区则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通过“吴文化特色办学”以及教育现代化两大助力,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一、构建生态校园,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在整体硬件构建中,学校积极贯彻生态校园的理念,加强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和有效管理,积极构建具有高环境亲和性、低环境冲击性、节能实用性、舒适健康性、和谐共生性等为特点的生态校园。重视校园建筑景观风格的和谐、校园的安全与舒适、校园人文和谐、校园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能源的利用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建设。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从根本上加强师生的素质教育,力争营造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的和谐校园文化。我们通过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的建设,促进这三方面协调发展,以积极树立和谐的学校文化形象。为了更有效地建设精神文化,学校推动物质文化建设,利用先进的校园硬件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将吴文化的典雅和苏州园林的精致巧妙地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使师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而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学校通过建设完善的学校传统、礼仪和规章制度,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提供最有效的保障机制。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最高层次,它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的建设。我们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努力营造和谐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营造一种向上、进取、浓雅的学习气氛,培育富有本校特色、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

  二、以吴文化视角,走内涵发展道路

  我校努力转变发展理念,积极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从形态塑造转向功能提升,从内部循环转向与社会联动发展,从“建大楼”模式转向“出大家”模式,走创新型、质量型、特色型发展道路,在“吴文化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翅膀。

  1.吴文化环境:书香园林的秀美和典雅

  从2006年开始,学校在高浜校区就开始实施“吴文化书香校园环境”创设工程,努力让校园成为美不胜收的“苏州园林”,成为至美吴文化的环境和物质再现,成为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的吴文化教育大课堂。

  2.吴文化课程:吴地文化内涵和精神

  学校开发了吴文化校本教材《吴文化一百课》《寻访世遗精华:苏州园林》《苏艺三编》等,尝试在各学科中有机渗透吴文化,并以开设吴文化专题兴趣课程为支撑进行课题研究。如今,我校学生至少能掌握一门吴文化技能,学校也成为园区唯一一家“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传播基地”。学校还原创编制了适合小学生做的“昆曲操”,集昆曲武生、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昆曲的无穷韵味。

  3.吴文化活动:人间天堂的灵秀和幸福

  我校积极开展“吴文化”艺术节、世遗文化节、“吴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创造了、会求知了、会学习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理念越来越明了了,教师能结合季节和环境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了。[page]

  三、借力现代科技,完善软硬环境

  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推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我校积极推进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

  1.“硬”环境:现代科技的灵动和魅力

  学校在“切实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特色发展为抓手,以虹桥新校区建设为助推,聚焦智慧课堂,实施“三个一”工程,全面推进虹桥校区的信息化硬件建设,并使其成为了助推学校快速发展的又一强劲动力。

  第一,打造一间未来教室。未来教室是一种典型智慧学习环境的物化,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未来教室以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为核心,结合电子书包、高清视音频交互系统、课堂直录播系统等,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今虹桥校区已经基本建成了课堂直录播系统的微格教室,而电子双板、电子书包等已成为我们学生日常学习的基本装备。

  第二,安装一块电子交互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联,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支持下,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目前,在跨小虹桥校区所有的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均采用了短焦投影仪,投影仪带有红外线交互系统,集合相关软件,全面实现交互白板教学。

  第三,建设一个三维虚拟仿真校园电视台。在学校建了一个三维虚拟仿真校园电视台,它可以自制豪华大场景,无需为不同的节目搭建不同的演播室。此外,可以将虚拟演播的节目直接输出到视频直播系统,对全校师生进行直播,并可将节目输入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进行编辑,编辑结果自动记录到网络共享存储器中,实现视频资源点播共享。然后,将人物的影像视频通过虚拟电视台系统进行处理,就可以制作出三维豪华大场景。

  2.“软”环境: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乐趣

  学校借力园区的优质资源,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来增强教育的软实力,加速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一方面,借力“云资源”,打造精品课堂。园区教育云资源库集合了园区优秀教师制作课件所需要的图片、影音、参考资料、考题等一系列资源。另一方面,开设“大讲堂”,促进教师成长。利用“跨小大讲堂”,邀请各类专家、名师或者各科教学的能手,为全体教师进行各级各类讲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我校收获了累累果实,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苏州市现代化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如今,我校已在“坚持一套管理体制,建设两个特色校区”的进程中画出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相信,全体跨小人定会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继往开来,开拓创新,让和谐教育向着美丽的明天进发。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