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热衷于将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在教学变革中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技术作用的局限性,不能片面夸大互联网等新技术对教学变革的作用。应该认识到,无论新技术如何扩张与发展,传统“口耳相传”的教育仍然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随着我国“ ”加快了“技术支持教与学”时代的到来。从计算机到多媒体再到互联网,从“辅助教学”到“支撑学习”,不仅体现着学习者地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也预示着信息技术的地位也逐渐从“工具”走向“环境”。互联网等新型技术不仅可以助力学习,也可以深度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成为现代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我们热衷于将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在教学变革中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技术作用的局限性,不能片面夸大互联网等新技术对教学变革的作用。应该认识到,无论新技术如何扩张与发展,传统“口耳相传”的教育仍然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因为教育毕竟是“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知识经验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很重要,而这种面对面的相互影响,是任何虚拟环境无法代替的。此外,教育信息化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家长们是否理解和支持?一线老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一刀切式的全面推进,是否真的有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们今天面临的中小学生,可以说是“数字化一代”,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使用数字化设备。他们更喜欢即时、有趣的学习方式,而非那种单纯“讲授”型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技术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教与学。教育除了要遵从学生学习规律,还要完成社会赋予的“引导和培养”功能,需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互联网+教育”无法代替的。而教育过程中所固有的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亲密无间的生生关系,更是现代互联网技术无法替代的。

  (作者吴颍惠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