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专递课堂、教师空中课堂和家校“亲子桥”等服务,不断聚合优质资源,为农村教学点提供有效支持。

  “孩子们终于可以上音乐课了!”刘祠教学点的赵老师激动地说道。就在今年1月,当调研小组走进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这个农村教学点的时候,这里的孩子还从来没有上过正规的音乐课。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咸宁市咸安区政府联合推动下,刘祠教学点的同步互动教学系统在今年3月下旬建成并投入使用。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上次课让你们准备的沙锤和小木棍带来了吗?”刘祠和苏家坊两个教学点的孩子们晃晃手中自制的沙锤和小树枝,冲着大屏幕中的老师点点头。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上音乐课的周琼老师是站在几十公里外的咸安外国语实验小学的讲台上,通过同步互动教学系统给孩子们现场上课。

  中心校和教学点联网联教是“咸安数字学校”试点的一部分,今后还将提供专递课堂、教师“空中课堂”和家校“亲子桥”等服务,不断聚合优质资源,为农村教学点和薄弱学校的课程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咸安区政府和华中师范大学开展战略合作的主要工作目标,“咸安数字学校”建设只是其中代表性的建设行动之一。为更好地推动这一工作,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团队把工作地点搬到教学点和中心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室里,派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生住在教学点、中心校,陪着老师们备课、上课,帮助和辅导老师处理媒体素材、熟悉信息技术应用方法。

  研究团队的王继新、左明章教授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先后到湖北襄阳、荆州、咸宁、恩施、汉川等多个地市州进行调研,在咸宁市深入调研了20多个教学点,撰写了《湖北省教学点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和《关于建设数字学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形成了“咸安数字学校”建设方案。袁学孜带领10余人的技术团队,在咸安外国语实验小学和刘祠、苏家坊教学点连续工作近一个月,完成直播互动教室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实施和完善。左明章教授带领应用研究团队,深入课堂研究同步互动混合教学模式,并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支持和帮助。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