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柯清超,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网络学习、企业E-Learning、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数据已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产,但在另一面,各种网络终端激增生成的海量数据,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出无序生成与泛滥的特征:体量浩大,非结构化,价值大密度低,人们期望找到一种能够更加"智慧"的方式处理这些数据。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概念,采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把大量收集到、感知到的数据进行汇聚与分析,为人类生产、管理、消费等不同领域提供"智慧",为人类社会实现所谓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等。而作为其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智慧教育"也同样成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
为揭示"智慧教育"的由来与发展愿景,探讨"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柯清超教授,请柯教授为我们详释"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价值。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
记者:"智慧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概念,其由来是怎么样的?
柯清超:教育信息化语境中的"智慧教育"最早是受"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概念的启发而延伸过来的。IBM公司倡导的"智慧地球"是应用物联网、移动通讯、智能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改变政府、企业和人类的生产、协作与管理方式,让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最终让人类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智慧教育的本意也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今天依然停留在工业时代的"教学工厂"式的学校教育,提升教育系统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为信息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研究团体也将赋予智慧教育不同的内涵,它最终将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形态,是未来教育的常态。
记者:"智慧教育"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柯清超:不同的研究与实践群体对"智慧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最早倡导智慧教育概念的是IBM公司,IBM公司认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内涵是:(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关注个性化学习与发展;(2)实时统计与分析:对教学、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集中管理、实时监测;针对不同角色的实时的统计分析,支持管理方(教育局)、服务方(学校、第三方教育机构)、公众等多视角多层次的统计分析;(3)集成管理: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的集成化操作和处理;对教育辅助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对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流程和规范的快速复制和推广;对个人和群体教育信息的完整性记录和管理;(4)多样化的互动式体验: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方式;无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公众在线学习;互动式的、体验式的教学模式;(5)共享资源: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随处随时可得的优质资源。
韩国政府发展智慧教育(SMARTEducation)的目标是培养在21世纪社会中能够引领国际社会、具有创造力和个性的全球化人力资源。韩国认为,SMART Education=Intelligent Customized Teaching & Learning,即智慧教育是智能化的、可定制的个性化教与学。SMART的内涵包括:Self-directed(自我导向);Motivated with fun(通过兴趣激发学习动机);Adaptive based on level(支持分层适应式教学);Resource Free(丰富的免费教学资源);Technology embedded(技术融入)。
台湾学者张奕华则把SMART Education中的SMART阐释为:Student-centered approach(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通过多元取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Accessing online education(无处不在的学习机会)、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diversity(丰富的学习资源)、Technology support and service(技术支持与服务)。
由此可见,智慧教育发展的愿景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尊重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要,创建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变革,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与智慧发展。
记者:实现"智慧教育"的前提有哪些?
柯清超:实现智慧教育的前提是应用新思维、新技术,重构传统的教育信息系统,推动教育数据的汇聚、存储与处理,形成教育大平台与大数据。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中提出来的"两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于云计算理念的智慧校园建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实践,都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同层次上为建设教育领域的大数据迈出的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国家教育信息化"两平台"与大数据汇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家在建的两个教育大平台,其目标是汇聚教育管理、教学支持领域的海量信息,形成有效支持教育教学过程、教育管理的教育大数据。其中,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资源征集、资源汇聚、资源共建、资源捐赠几种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资源数据的汇聚;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的思路,全面准确地汇聚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动态数据。这些大数据成为我们观察、监测教育系统的"显微镜与仪表盘",成为智能化教育分析与决策的基石。
云计算理念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传统的数字校园建设导致大量的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云计算为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思路。"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建设、分散使用"的建设方式,将更有利于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共享与应用,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教育大数据。基于教育云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传统的校园网络系统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将促进学校教育系统的深刻变革。应用云计算技术开发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有助于将越来越庞大、复杂的教育管理、教务教学、课改教研、教育资源、安全管理等应用,抽象为简单、个性化、智慧型、支持多终端且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应用,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设备访问所关注的教育服务,最终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开展的数字化学习。
基于开放资源与网络自组织的社会化课程学习。近年来大量涌现的网络自组织学习模式、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社会化学习模式,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深度协作为基础,聚合了大量的非结构化教育数据,如开放教育课程资源、网络学习过程数据等等,突破了以学校传统课程体系为核心、以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为基础的网络课程模式。社会化深度协作的开放式教育平台,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教育资源分享与教育合作,是大数据时代的课程教学大平台。
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是智慧教育的基石
记者:有了实现"智慧教育"的前提条件,还需要哪些基础?
柯清超: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是实现智慧教育的两大基石。根据Johnson等学者对学习分析技术(Learning Analytics)的定义,学习分析指的是对学生生成的海量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以评估学生的学业进展,预测未来表现,并发现潜在问题。数据可以来自学生的显性或隐性学习行为,如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参与课外活动、论坛发帖等。目前学习分析技术已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关注,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2012年10月发布的《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提升教与学:议题简述》一文提出应用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途径,明确了学习过程八大领域问题的解决途径:学习者知识模型、学习者行为建模、学习者学习体验建模、学习者学习档案、知识领域建模、学习要素和设计原则分析、趋势分析、适应性和个性化分析等等。??
广受全球关注的可汗学院的成功有三个因素——微课堂式的授课课件、颠覆性的教学流程、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可汗学院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分析功能,其教学活动分为学业成就(Accomplishments)、重要统计(Vital Statistics)、社区(Community)三个部分,每次进入学习页面都提示"建议的下一个学习活动"。系统随时监测各学习者的行为,如教师发现某个环节或知识点的教学视频被学生们反复浏览和点击时,就意识到这可能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难点,或者自己的讲解有问题,需要据此调整教学。可汗学院为应用学习分析技术促进教学提供了一个典型、成功的案例。
实现智慧教育的三大发展路径
记者:实现"智慧教育"的步骤是什么?目前有哪些相关的实践探索?
柯清超:"
拓宽了课堂的教学时空,构建了一个"半开放式"的教学系统;MOOC课程则是完全依赖于网络的社会化学习,是基于自组织的深度协作式、开放式教学。在课程评价方式上,借助于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与复杂能力评估,将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支持,实现"智慧化"学习。这些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实践。
记者:您认为应该由谁来主导我国的智慧教育发展?智慧教育发展需要国家层面、高校、教育机构、技术提供商和教师怎么做?
柯清超: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教育大数据汇聚存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是发展"智慧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是连接教育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桥梁。建构基于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的智慧教育教学,需要从教育网络大平台建设、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学校教育系统重构等多个角度去推动。
记者: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对我国教育界、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有何重大意义?
柯清超:"智慧教育"的概念最早是从计算与信息科学的视角提出来的,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它反映了信息时代人类试图变革工业时代的"教学工厂",探索真正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但它指明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以及人类未来教育必备的一些特征。(文/吕瑶 中国远程教育)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联系。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