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5月13日下午,英国大使馆科学发展署与PTC公司携手举办的“通过企业学术合作推动中国制造业革新”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 < p>  2010年5月13日下午,英国大使馆科学发展署与PTC公司携手举办的“通过企业学术合作推动中国...

2010年5月13日下午,英国大使馆科学发展署与PTC公司携手举办的“通过企业学术合作推动中国制造业革新”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

  2010年5月13日下午,英国大使馆科学发展署与PTC公司携手举办的“通过企业学术合作推动中国制造业革新”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与会嘉宾、英国华威大学华威制造集团(WMG)的主任教授、英国上议院成员Lord Kumar Bhattacharyya先生作为主讲人与大家分享了英国企业和学术紧密结合、建立一个先进的制造业生态系统的成功经验;PTC战略与合作执行副总裁Barry Cohen博士与大家分享了PTC全球产品发展方面的成功途径;来自全球知名的汽车和航天咨询公司—GKN首席技术官Jon Beasley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其成功案例。

  会上,清华大学知名教授范宇顺从技术融合、业务流程在信息化导入后会发生变革、文化方面的融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全新的学术观点;同时,他又从技术和层面和组织层面阐述了产学研合作如何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论题。他说,中国现在有2000多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机构达到了796个。中国的产学研合作大概有这样几种方式,第一就是高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研究中心,高校进行前期开发,而企业进行后期应用。第二就是以课题承担的,学校和企业组成联合研究体,比如中德合作项目“ProNet”,还有就是他作为中方参与的中欧合作项目。第三类就是企业在大学设立联合研究所,比如清华宝钢物流研究所,就是由宝钢出资然后在清华设立挂牌的,所长、副所长是由清华和宝钢的人共同组成,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高校积极性,也有利于研究所培养人才,由于想设立这种联合体的企业越来越多,所以在不停的提高门槛。中国的工程师非常匮乏,主要是在工程师培养上存在很多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由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工程师的培养,政府下达指令,企业按计划组织实行,企业必须接受,而今天企业就非常不情愿了,这是非常不利于工程师培养的问题,工程师的培养在高校逐渐呈现边缘化趋势。而国际上通行两种做法,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另一个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美国的模式是,在校就负责基础教育,职业和工程师需要到社会上考取证书,美国各类工人都要凭证上岗。德国的模式是,大学毕业即完成了学业教育又完成了工程师训练,所以德国大学生最后一年是进入企业实习。中国教育部主要推进两大计划,拔尖人才计划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拔尖人才计划主要是培养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把教育、行业、高校和企业结合,以工程为背景进行。范教授还说他在清华自动化系单独设立了一门课,就叫自动化系工业实践,是清华第一个开设这门课的,学生不用上课,只要到企业去实践,最后取得成绩。产学研的结合起到了人才培养和促进企业创新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