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松地小学的6名毕业生和农加贵老师(右一)、朱丽丹老师(左一)在校门口留影(摄于7月6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新华网昆明7月19日电(念新洪 赵普凡)还记得农加贵老师,以及他从1986年就一直坚守的落松地小学吗?当下正值毕业季,落松地小学也走出了6名毕业生,加上这一届,36年来农加贵一共将12届116名学生送出了大山。 落松地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四面环山,地处...
落松地小学的6名毕业生和农加贵老师(右一)、朱丽丹老师(左一)在校门口留影(摄于7月6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新华网昆明7月19日电(念新洪 赵普凡)还记得农加贵老师,以及他从1986年就一直坚守的落松地小学吗?当下正值毕业季,落松地小学也走出了6名毕业生,加上这一届,36年来农加贵一共将12届116名学生送出了大山。
落松地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四面环山,地处偏远,曾经是人人避而远之的“麻风村”。1986年落松地小学成立,农加贵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此后的36年,他一直坚守落松地小学,成为照亮深山孩子求学路的一盏“明灯”。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和落松地小学(摄于7月5日)。(新华网赵普凡 摄)
2020年7月,我们到落松地小学采访的时候,农加贵已经“一师一校”坚守了34年,当时的他最担心的,就是招不到接替的老师。2020年9月,好消息传来,学校来了一名新的老师!这让农加贵十分欣慰,一方面接班人有了,另一方面还补上了他教不了的英语课。
自从新老师朱丽丹来了之后,落松地小学就有了自己的英语老师,不用其他学校“送教上门”了。今年7月份回访的时候,朱丽丹告诉我们,孩子们虽然英语基础差了点,但是都非常努力,两年来进步很大,基本赶上了县里其他学校的学生。此外朱丽丹还担任语文、道德与法治等科目的教学,农加贵则继续负责数学、科学两门科目。两位老师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落松地小学的教学质量。“今年毕业的这届学生,总体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对他们融入和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我很有信心!”农加贵说。
小学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朱丽丹在给学生们复习英语考试要点(摄于7月6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采访中,回顾第一届毕业生到中学报到的场景,农加贵至今历历在目。当天,农加贵帮忙办好入学、住校手续,准备离开的时候,此前从未走出过村子的学生们,一个个不安地拉着他的衣服哭个不停。“安抚好他们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担心,这些孩子离开我以后,怎么生活?”
相比之下,农加贵对今年毕业的6个孩子就放心不少,他们不仅经常跟着父母进城,新鲜事物接触得也不少,就在去年6月,还应一家爱心企业之邀,由农加贵带着坐了一次飞机。“虽然进了初中要住校,要远离家人,但我对他们都很放心,相信他们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环境。”农加贵说。
毕业在即,中午休息的时候,农加贵(右一)、朱丽丹(左二)和学生们在校园内谈心(摄于7月6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尽管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很放心,但想到教了6年的学生就要离开学校、离开自己,农加贵难掩不舍。“舍不得他们离开,但为了他们的前途,为了他们今后的生活过得更好,不得不分别。”农加贵说,一方面希望他们越走越远、越飞越高,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记得落松地小学,常回来看看。
农加贵在给一年级、学前班的学生们上数学课(摄于7月6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除了即将毕业离校的6名学生,采访中我们还见到了另外5名学生,其中一年级的2名、学前班的3名。而在今年9月,学校还将再开一个学前班。
7月的校园,草木葳蕤,生机勃勃,落松地小学的故事,还在继续。(完)
原标题:还记得“深山明灯”农加贵吗?他又将一届学生送出了大山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