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历史上,教育的变革总是伴随着生产方式和技术革命而进行的。在相当长的时期,人类是没有学校的。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授经验和信仰。农业革命和文字出现后,产生了最初的学校,有专门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现代学校制度和义务教育体系诞生了。当我们进入信息社会,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学校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个人认为,新的学校形态已经呼之欲出,我们已经站在了这个跨时代的大变局的门口。眺望未来的学校,我认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里,处处都是教室,时时都能学习。互联网技术已经为打破这样的格局提供了可能性。在不远的将来,无论身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不必要每天按时去学校,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室等,通过网络学习、团队学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第二,建立国家教育标准和国家教育资源库。越是自由的学习、定制的学习、个性的学习,越是真正高效优质的学习中心,越需要国家力量的整合。教育是文化的选编,教育虽然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但学习的内容总要有一定的规范,不能不体现国家的意志,不能不传授核心的价值体系。所以,必须建立国家教育标准。同时,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把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相对集中,再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进行传播,才能够取得效益最大化的效果。如此,国家教育资源库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三,建立适应互联网教育的评价考试制度。无论学校怎么变化,考试与评价总是有存在的理由,特别是帮助学习者自己了解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体系,更是有着特别的作用。目前,我们的考试与评价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互联网教育。未来的评价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网络大数据的方式自动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在中期的学习测试中,可以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进行测评和分析,找出原因,跟进指导;在后期的用人评价中,不要任何学校的文凭,只需要在某些大学选修的课程证书、某些机构颁发的能力证书就能实现就业。未来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框架下,在不同的学习中心选择他们的课程,最后完成他们的学业。也就是说未来的学生也许不再需要一张文凭,而是需要为其提供基于学习过程与能力的认证。

  (作者朱永新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2期卷首语,有删改)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