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

   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场盛大赛事,承载着全国人民的骄傲与期待。

   2022年1月,《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15.73%受访者的孩子学校有冰雪体育活动或进行了知识普及,中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总人数达到3.46亿人,兑现了申办冬奥时的庄严允诺。面向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进校园”应坚守教育立场,在“学什么”“跟谁学”“在哪学”三方面深入思考和筹划。

   中小学应以增加冰雪运动人数为主要目标。学校要在普及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基础技能等擅长之事上下功夫。同时,学校要对冰雪运动知识加以细分,分为冰雪运动间接知识和冰雪运动直接知识,前者走学科融合路径,后者走专门课程路径。学校要对冰雪运动项目进行阶梯式和校本化抉择。

   冰雪运动常驻校园需要学校拥有专业师资队伍。冰雪运动若要常驻校园,学校必须培养专业的冰雪教师。一方面,总结各地各校体育教师“就地转化”经验,以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为试点,推荐有意愿、有基础的在职在编体育教师参加冰雪教师培训,培训合格者获得相应项目的教练员资格证书,并通过激励机制使他们主动担当“学生之师”和“教师之师”的双重角色。另一方面,可借鉴冰雪运动强国吸引志愿者进校执教的经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必然会积累起相当数量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和专业人员,他们是学校冰雪教师的潜在力量。参考日本、欧美等国的经验,我们可以面向他们招募志愿者。

   冰雪场地共享化解场地难题。场地是制约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最大拦路虎。总结国内外学校冰雪运动场地问题化解路径发现,“共享”是通用原则。一是学校与社会共享冰雪场地。即使是在挪威、日本等冰雪运动和教育强国,其学校冰雪运动场地也并不能满足学校需求,而是要同政府和社会组织拥有的场地协同满足中小学生的冰雪运动需求。二是学校之间共享冰雪场地。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具有较好冰雪运动场地的学校发挥资源的辐射作用,与周边学校共享场地,既是境界也是义务。三是校内运动场地错时共享。当前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和使用多为“夏季模式”,一进入冬季,其场地使用率和使用范围便大大减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恰恰为校园冰雪运动提供了机会,有条件有意愿的学校可以盘活校内场地,采用“季节性冰雪场”“仿真冰雪场”“冰雪运动旱地化”“可拆卸冰场”等方式,实现一地两季因时因需切换。

   (作者:牛楠森,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恩,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编:郝孟佳、熊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