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育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各地积极推进德育工作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德育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

  不断提升德育实效性

  全国政协常委 田惠光

  通过教育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各地积极推进德育工作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德育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建议: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德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持续推动德育工作发展。

  提升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德育讲好故事,侧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的养成。中学德育讲清道理,侧重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大学德育讲透理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及家庭、社会的协同作用,促使德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加快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成立德育联合工作组,将协同育人体系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内容,使协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推动“五育”协同并举。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学段纵向衔接、课程横向贯通的德育体系。有意识地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中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良好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全国政协常委 吴昌德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入园难入园贵仍是民生难题。建议:

  强化落实政府责任,大力发展普惠园。将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规划、投入、教师、监管等责任。指导推动各地出台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

  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科学建立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学前教育的比例。科学核定办园成本,实事求是制定收费政策,确定政府、家庭、社会的合理分担比例,建立幼儿园收费适时动态调整机制。

  落实小区配套园政策,完善监管体系。督促各地深入做好小区配套园整改工作,使其回归公共服务属性。新建城镇小区和农村社区,要将配套园建设用地纳入规划,加强对建设、验收、移交等环节的监管。

  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吸引力。健全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幼师素质。解决编制问题,对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实行同工同酬同待遇。指导民办园参照公办园水平,合理确定教师待遇标准。

  进一步改革招考制度

  全国政协常委 孙东生

  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破局的关键就在变革教育理念,优化招生考试制度这个“指挥棒”。

  变革教育理念,破解“成长焦虑”。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共识,根据不同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知识基础及性格、兴趣、特长,合理化、个性化设定成长预期,让不同基础、不同潜质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得到激发。

  完善招生制度,破解“择校焦虑”。要把握“均衡、随机、稳定、同步”四个关键点:“均衡”就是要打破强校、弱校围墙,政府通过资金投入、师资调配等手段形成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随机”就是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对热点区域坚持推行多校划片,确保生源分布绝对随机;“稳定”就是要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严禁跨区域、跨学区招生;“同步”就是要落实好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招生、同步招生政策,禁止任何考试招生、“掐尖”招生行为。

  改革考试制度,破解“应试焦虑”,关键在于优化考试方式,可尝试做一些探索。比如,中高考等选拔性考试要适当提高分数区分度,注重考察思维能力,破解靠“刷题战术”形成的应试模式。

  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大班额

  全国政协常委 何报翔

  当前,大班额问题仍十分突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56人以上大班额还有26.5万个,个别学校个别班级人数甚至达到80人,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上限标准。

  大班额现象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健康发育;增加学生安全隐患;为教育腐败提供了空间。要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应从教育资源配置的改进上入手。建议:

  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设置的法定要求。地方政府要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演进趋势,统筹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和老城区改造配套学校建设,确保学位供给。

  在城市实行大学区管理,稳妥推进“指标生”政策。以强校整合周边弱校的方式成立大学区,在大学区内对现有学校实施集团化、连锁化管理,统一管理学区内的师资和各种教育资源,并在城区内推行“指标生”政策,将优质高中指标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不同初中。通过名校的引领带动和指标向弱校倾斜政策,形成一个教育资源组合体和优质教学模式系统。

  在乡(镇)推行中心校和村小一体化管理。由中心校统筹乡(镇)教育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重点是师资调配和已有教育资源重组,促进乡(镇)中心校与村小教学水平、教育管理的同步提升。

  高校要突出立德树人

  全国政协常委 陈 群

  立德树人是高校工作的核心。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要力量和根本依靠,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职业能力不全面,工作生活压力大。同时,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倾向普遍存在,也影响了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

  当前,提升高校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重要而且迫切,为此建议:

  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引导。应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政治清醒、立场坚定,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全面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养成行动,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将师德涵养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加快建设一批师德教育基地,构建新时代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

  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完善高校教师终身学习和培养制度,重点围绕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促进专业发展等设置课程,落实高校教师全员研修制度。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题研修,推动教师主动应对新技术挑战。

  探索西部高校内涵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 王光谦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最终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现有评价体系对西部地方高校师生科研积极性的激励不足,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其作用和贡献。建议:

  在西部(包括东北地区)设立国家人才岗位,实现从“戴帽子”到“摆凳子”的转换。现行“帽子”人才,如“杰出青年”,青海、宁夏、西藏至今还是“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设立“地区杰出青年”,改变“人才凹地”现象。

  在地方高校的特色高水平学科增加专业博士学位点。专业博士学位以满足地方高校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要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破解西部高校创新能力不足难题。

  减少数论文、数“帽子”的简单评比、评估、检查,将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所作的成绩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像青海大学这样的一批地方高校,为农牧民、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高质量的科技支持,培养了一大批干事创业的各类人才,在高校的各类评比中应对上述重要贡献予以考虑。

  双管齐下治高校浮躁之风

  全国政协常委 叶小钢

  近年来,浮躁之风吹进了高校,出现了学术不端、教育质量下降等多种乱象,亟须治理,应在敬畏师道尊严和严格管理两方面下功夫。建议:

  加强师德建设,敬畏师道尊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建立起这种职业的神圣感、使命感才可能把学术创新、知识创造作为自己的天职,而愿意付出一生光阴去追求、去探索。要在高等教育中充分体现对知识的尊重,让那些最有知识成就的教授、学者用他们的智慧来引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不断完善机制,实现依法治教。面对学术腐败,应建立相应的学术诚信体系与追责制度,让学术腐败者付出一生追悔的惨重代价,以不可碰的“高压线”倒逼学术自律。建议探索监管分离的第三方监管制度,避免监守自盗、把关不严、制度虚设。建立教育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把好高等教育的出口关,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面对改善生活的合理诉求,建立适当的社会服务制度,让高校智力资源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惠泽社会,比如产学研一体化、流动讲席教授等方式。

  创新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 张 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当前,我国在许多领域中创新型人才缺乏的“短板”日益凸显。解决好这一问题,既要从基础教育做起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又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机制创新,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建议:

  成立国家级科技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咨询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战略咨询委员会主要负责确定不同学科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原创性和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的顶层设计建议。

  实行项目管理,形成攻关合力。打破学校间、学科间的壁垒,集中优势力量,按项目组建一流科学家与研究生团队,做好项目攻关,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加大对专项的支持力度。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和经费支持,以增量资源带动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强化科教融合,以项目攻关带动创新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选拔的方式,鼓励采用“申请考核制”,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认真梳理项目涉及的学科方向,在保证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根据项目需求,遴选跨学科专业的学生组建研究团队;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科交叉。

  系统施策办好民办教育

  全国政协常委 刘 伟

  当前,民办教育还存在地方政府主动性不足、非营利教育机构内部治理混乱等问题。建议:

  加强民办教育机构党的建设。民办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样承担立德树人的重任。民办教育具有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应当对其加强引导和监管。

  尽快完善差别化扶持民办教育的法律政策体系。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成制定和修订,地方政府在落实民办教育政策,特别在税费优惠种类与幅度、教师待遇标准等问题上徘徊不前。建议加快民办教育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选点试验,稳步推开,避免“走回头路”。选择有条件的省市试点,明确政府奖补、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税费减免等具体政策,鼓励民办教育机构积极探索,优先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群众最关心、改革最迫切的领域寻求突破。

  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扶持政策,旨在引导民办教育质量优先、特色发展,融合产业升级,满足人民需要。重点扶持和建设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符合产业转型和人民需要的民办学校。

  增加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全国政协常委 张 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明显加强,但距离“上好学”还有较大差距,乡村弱、城镇挤、人才缺等问题仍然存在。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建议: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要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夯实地方主体责任。其次要按照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

  多渠道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坚持“底线思维”与“能力提升”并重,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加强易地扶贫安置区配套学校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实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工资、周转房、培训等激励保障,尤其要提高寄宿制学校班主任津贴。探索改革编制管理,建立编制“周转池”,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精准培养农村“一专多能”教师,完善“特岗计划”,加强农村教师“本土化”培养。

  确保优秀教师多到农村基层

  全国政协常委 甄 贞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距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

  教育部应根据发展规划和目标审视师范院校的标准设置,并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回归师范院校的本位,引导师范毕业生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增加生源地省属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数量;加大特岗计划实施力度。

  地方应建立编制统筹调剂使用机制,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使用、动态调整;加强督导检查,把“县管校聘”政策实实在在执行下去;严格执行“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政策要求,确保优秀教师下到基层。

  健全师德建设,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地方及学校应创新师德教育,尤其抓好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开展好教师宣誓和师德承诺等活动;加强师德宣传,强化价值引领,讴歌师德师风时代主旋律;强化师德监督,对出现失德问题的教师,依法依规及时严肃惩处。

  用互联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全国政协常委 朱永新

  发展“ 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重塑教育形态和生态。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仍然较大,乡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建议:

  建立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课程资源体系。尽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线上学习中心),汇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由国家统一采购,免费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各地着力开发适合本土教育需求、各具特点的课程资源,作为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信息化手段连接城镇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与乡村薄弱学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共同体。应进一步鼓励城市名校、社会教育机构帮扶乡村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小学、研究机构、社会组织、慈善基金、互联网公司等社会资源与乡村薄弱学校结对支持。

  建立和完善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合作的“双师教学”模式。乡村学生在学习时接受两名教师的指导与辅导:一名线上教师,可以是本区县、本省区市乃至全国或全球的名师,负责教学设计,提供教学视频与音频、练习、测验与考试材料等;另一名线下教师,立足真实的课堂,担任组织、答疑、指导与辅导任务。

  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全国政协常委 达久木甲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建议:

  将职业教育作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长期战略举措统筹考虑。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国家级规划中突出职业教育的分量。

  推动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规划与职业教育对接,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引导职业学校紧密围绕产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新建职业院校应优先考虑设在产业园区,推动院校与行业企业对接,学校招生即招工,企业招工即招生。进一步畅通学生“职校毕业—进厂就业—进修—返厂”的“工学交替”学习渠道,学以致用,边用边学。

  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办好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基础上,从国家层面统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完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联合管理机制。民族地区要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重点支持各族青壮年农牧民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在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基础上,系统构建从中职到研究生的培养体系。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 楼继伟

  多年来,各级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予以重点投入、优先保障,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但也暴露出总量确定机制不够完善、保障重点不够清晰等问题。建议:

  在继续将教育作为优先支持方向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财政投入水平。建议继续力保总体上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不低于4%,同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规定,不要求层层挂钩,既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又实事求是地安排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区分不同层次公共性,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教育领域中的义务教育是第一公共性的事务,国家必须定标准、定项目、定事权并予以重点保障,中央政府负有均衡区域差异的支出责任,在此基础上,机制可再做一些创新,如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第二公共性的事务,因地制宜鼓励多种形式办学,财政则加大经费补助、学费资助的力度。

  注重统筹兼顾,适度强化高等教育领域个人投入责任。考虑到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相对较低,财政不可能“大包大揽”,要进一步厘清国家、学校、个人的责任,突出权利与义务相匹配,建立目标统一、激励相容的投入机制。

  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 耿惠昌

  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侨华人的“留根工程”,主要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子女以及对中国感兴趣的外籍青少年,开展汉语和中华优秀文化教学。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推动华文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面临许多新挑战。建议:

  成立“世界华文教育联盟”。建议国家支持海内外华文教育单位或机构,尽快成立“世界华文教育联盟”,以促进全球华文教育机构间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在继续扩大中华文化体验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新生代华裔开设华语沉浸式学习冬夏令营;支持海外华社推动华文教育在所在国教育体制内的价值实现,包括华文教育课程学分认可和华文进入当地升学考试的备选外语科目等。

  加强华文教育基础性研究。支持华文教育智库建设,鼓励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研发各种具有实用性的华文文化产品,指导编写标准化的文化读物、华语词典、教学课件和数据库;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中人文交流的反映和诉求。加强华文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培养华文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加强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全国政协常委 陈冯富珍

  近来,香港社会很不安定,一些激进分子的极端暴力行为严重践踏香港法治,严重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部分香港青少年受“反中乱港”势力影响,也走上了歧途。正如许多有识之士所说,香港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激进,根源在学校,关键在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建议:

  在香港进一步强化宪法、基本法教育工作。把宪法和基本法作为法治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香港青少年正确理解“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了解一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增强国民身份认同感。

  加强香港教育体系建设。用好特区政府教育法例、政策、计划制定权,压实对相关教育服务机构的监察责任,牢牢掌握教育主导权,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支持校方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清除害群之马。

  加大爱国爱港教师队伍培养力度。加强对现有教育队伍的培养,建立健全香港与内地教师双向交流的制度机制,帮助香港教师更好地了解国情、消除误解,增进认同;将爱国爱港作为教师任职的必备资格,从在读师范生入手,培养更多爱国爱港“新鲜血液”;支持爱国爱港教师组织加快发展,不断提升他们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话语权。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