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5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面向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的教育学学科群”、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主办的“走向卓越:面向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6月24日—25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面向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的教育学学科群”、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主办的“走向卓越:面向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扈中平教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北京教科院《班主任》杂志社社长兼《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副社长赵福江和苏州第一中学副校长王开东等教育专家学者,14位教育实践经验丰富、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卓越校长、教育研究机构科研骨干,以及教师代表共400多人出席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越秀区教育局局长陈军主持,越秀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赖志鸿和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分别致开幕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院长肖建彬等分别主持了有关环节的研讨。

  会上,嘉宾们就“卓越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核心主题作精彩演讲和深入研讨,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与发展的思想、精神、灵魂引领和整体路径与方法。专家们从自己的经历、视角和研究与实践体会分享了相关看法。如石中英教授论述了“教师的同情心及其培养”,指出教师的同情品质是唤醒和形成学生同情品质的重要条件,并为此提出了教师同情品质提升的多种途径与方法。扈中平教授提出了“当下教师可以向‘匠人精神’学什么”这个话题,他阐述了卓越教师“匠人精神”的特质和表现,并认为倡导“匠人精神”有助于对抗教育中日渐炽热的浮躁之风,弱化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屈哨兵局长指出,要在问题驱动情境下思考“教师卓越性的起点是什么”,他认为凡是在教育实践中有短板的地方就最应该出现卓越,并呼吁大家关注“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学业与情感上容易被忽略的学生”、“不挑生源的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三大现实问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守住“教育关注的是人”这一初心。范国睿教授从“我们为什么做教师”这个基本问题入手,论述“教师的实践智慧与教师发展”,深刻剖析了当代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教师的生存状态,指出教师队伍建设应以“实践智慧”来应对。对于促进教师基于实践智慧的专业发展,他提出了螺旋式上升的教师素质结构模型,认为教师对实践智慧的追求能够引导走向诗意的教师生活。汤贞敏院长提出了卓越教师生命哲学的概念并论述“卓越教师发展的生命哲学走向”,指出卓越教师的生命本质表现为崇高的职业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广博的专业知识储备、应对复杂情境的丰富智慧和主动发展自我的坚定意志,可从形成自我本体认识、关注自我处境、珍爱自我生命、学会自我辩护、追求至上境界这五个方面把握生命哲学走向。他认为,教师教育应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体系,深化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丰富教师的生命内涵,指引教师实现生命超越,为造就卓越教师创造有利条件。赵福江社长提出,面对新时代,班主任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所改变和发展。为了支持班主任专业发展,必须建立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王开东副校长分享了他对“为何做卓越老师”与“如何做卓越老师”的思考与经验。他认为,成为卓越教师,是为了寻找安全、赢得尊严与追求幸福;成为卓越教师,须追求尊严感、成就感、幸福感,要有同情心、爱心、悲悯心,坚持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并寻找专业共同体。

  此外,部分卓越校长、教师代表及教育研究者就“卓越教师培养机构创新”“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卓越教师成长路径”“重塑教师专业化”“卓越教师素质构成”“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等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实践经验,为探索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培养与发展之路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研讨会的指导单位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育局,承办单位是华南师范大学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协办单位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