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优势及机遇进行分析,明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社会正逐渐走向“ 、线上测试、过程考核等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及相关赛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在学期内开展过程性考核,使学生能够时刻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学习进度,养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建立“重过程、轻结果;重参与、轻竞技”的考核方案,使考核更趋合理且能够不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提升体育课程考核的合理性。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从关注单一结果到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从关注课堂到同时关注课前和课后,由单纯追求技术达标和体测达标转变为追求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互联网依赖性较强,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多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开发校园体育APP,利用运动类APP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考核,这也符合大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与锻炼的习惯。运动类APP可有效解决大学生锻炼知识缺乏、锻炼过程缺乏监控、锻炼同伴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还显示,大学生采用运动类APP的动机较为强烈,如高校采用运动类APP进行课外考核,可有效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满意度,这更有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通过与外部企业合作开发与学校特点相适应的运动类APP、体育教学系统等,提升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水平。同时,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相关的功能模块,促进高校运动类APP的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发展。通过加入校际、校内群体活动的学分认证体系,促进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积极更新课程设计,建立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考核方案,以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颜意娜,陈华,程磊,等.“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9(2):48-53.
[2]申景桃.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安院阳光运动平台”研究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5):141-143.
[3]闫升.信息化快速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变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8(1):89-91.
[4]许正勇.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延伸体育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化背景下“慕课”在高校体育教学的介入及实践[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4):153-154.
[5]张建宇.学分制下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1):121-124.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