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六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闭幕式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举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研究室主任张艳玲女士主持闭幕式。 8月25日,第六届“等新兴技术,已发展成为影响国家全局的战略新型产业。未来,要通过“十四五”规划建立互联网教育资源及应用的国家平台,要回归教育的本质,真正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而不是让它成为一个应试教育的工具。互联网教育应该使得教育从流水线走向个性化,从信...
8月25日,第六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闭幕式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举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研究室主任张艳玲女士主持闭幕式。
8月25日,第六届“ 等新兴技术,已发展成为影响国家全局的战略新型产业。未来,要通过“十四五”规划建立互联网教育资源及应用的国家平台,要回归教育的本质,真正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而不是让它成为一个应试教育的工具。互联网教育应该使得教育从流水线走向个性化,从信息传递、知识点记忆走向知识建构和探究式的学习,从枯燥学习成为体验式的快乐学习。
技术如何赋能疫情带来的教育新常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认为,疫情改变了整个世界,包括全球的产业链,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育方式。疫情下的教育新常态出现了五个新特征,第一是疫情防控成为新常态;第二是混合学习成为新常态,学生的个性发展、品格养成、创造力与核心素养的成长是通过在线教育无法完成的任务,未来教育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是弹性灵活的方式成为新常态;第四是课程重构成为新常态;第五是教育供给社会化成为新常态,技术赋能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也会成为新常态。
技术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最重要的是将学习的力量掌握在学习者手中。技术更多是为学生赋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技术赋能教育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机制问题,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会改变课堂的形式,但是目前新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实现教育目标,所以需要新机制促进新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第二是技术与教育如何融合的问题,教育过程记录、数据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这些都是新技术、新产品与教育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就能更好的利用技术为教育赋能。
在线教育技术的转型与发展
翼鸥教育创始人兼CEO 宋军波
Classin现在全球范围内每个月活跃的学校是1.2万家,每个月大概有2000万的学生在使用Classin,他们来自150个国家。
疫情前体制内学校的在线教育更多体现在智慧教室,师生离不开教室、运行脱离不了硬件,教学不能真正的常态化,从而可以看出体制内学校的在线教育没有走出信息化的圈子;教培机构的在线教育应用并没有从教学标准、教材出版、教师培训等环节来构建整个教学系统,而是基于流量分发、试听课、转化变现的商业模式去构建整个教学,没有走出流量的圈子。而真正的“互联网+教育”的价值是建立一个跨各国学校,跨线上线下空间,教学相长的知识传承空间,是从教室、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校走向多校联通,从计划性教学走向自组织学习的过程,最终实现在线教育的“无限教室、无限资源、无限联通”。
在线教育助力决战脱贫攻坚
中国教育行业上市公司指数发布
中关村教育投资合伙人于进勇详细介绍了“教育行业上市公司指数”的研究和编制情况,并发布了第一期指数。该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各个交易所内上市的教育收入占比50%及以上的中国教育上市公司股票组成,综合中国教育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市场表现,反映了市场变化趋势、政策对市场的指导性、全球投资人对中国教育行业的投资热度,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投资晴雨表。
智慧教育的融合应用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