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模式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课堂、未来教育的思考。作为全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华东师范大学未来课堂中心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理论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冲击的不仅是经济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也正面临着挑战。近几年在全球掀起热浪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层面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的理解,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内,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学习。 学习模式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课堂、未来教育的思考。作为全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华东师范大学未来课堂中心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理论应用在教学实践中。那么,未来课堂究竟长什么样呢?去华东师范大学的未来课堂中心看看,也许就能揭开答案。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23e7c3996ba231djpg /></p><p> 鉴于目前慕课、微课的发展情况来看,视频课程将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学习资源。因此,未来课堂中心结合了慕课、翻转课堂的理念,采用教育云录播解决方案,即教育资源云平台配合前端的录播系统,构建了一个共享资源平台,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都能从该平台获取需要的资源。</p><p> 作为国内教育技术在新世纪发展的出来的代表,录播系统实时地记录了师生互动、教师板书等授课环节,并把资源存储在教育资源云平台。学生通过访问平台即可打破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云平台上设置名师教研室、精品课、优课推荐等版块,向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不同优秀教师的课程进行学习,一改传统教育只能师从一师的旧况。</p><p style=]()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d3085e1eada82a4jpg /></p><p> 无边界课堂除指向线上学习外,更包括跨区域的远程教学。在华东师大的未来课堂中心,我们看到,通过录播系统和网络连接,偏远山区学校的学生也能与上海的学生同上一节设计新颖、趣味性强的课程,还能与城市里的老师、同学进行实时互动。优质教育资源跨越了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课堂无边界的意义,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鸿沟。</p><p> 随着“
”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酵、深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教育、未来课堂的边界将会无限大,学习将不会被国籍、语言、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教育公平不再是难以实现的梦想。</p>
</article>
</div><div class=]()
原标题:“互联网+”应用:教育云录播打造无边界未来课堂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