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实践整体上表现为由体质测量到身体活动促进的转向,即与身体活动相关的任何能量消耗的肢体行为,均被美国定义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手段。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下滑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障碍,尽管中央及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着力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政策,但青少年体育相关政策过度强调指导的专业性,也存在政策执行主体协同层面的困难。学校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关键一环,体质健康不能仅赖于体育教学层面的单维突进,还需要学校体育与其他领域健康促进办法的协同跟进。

  从体育活动到身体活动

  凸显体质健康的价值导向

  美国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实践整体上表现为由体质测量到身体活动促进的转向,即与身体活动相关的任何能量消耗的肢体行为,均被美国定义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手段。相较之下,我国将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视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思路,因此国家和地方层面往往致力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将体育作为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环节。对常规体育工作的重视,导致我国忽视了普通身体活动的价值,忽视了非体育常规性身体活动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价值应用。

  鉴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学校体育应从体质健康促进的狭隘功能中解脱出来,承担学科原本的教育责任,而绝非仅仅是健康守护者的职责。也就是说,学校应承担体育活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有限责任,让更涉及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内容加入到健康促进体系中来,通过全面的、生活的、多元的、科学的手段来塑造学校的健康促进模式,凸显“健康寓于万册”的理念。未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手段上,应倡导体育活动和非体育身体活动间的有机融合,将一切与身体运动有关的能量消耗行为囊括其中,切实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提升。

  强调内容、组织和机制整合

  发挥身体活动整体性效应

  在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法体系中,健康政策的前期往往较为重视发挥整体性治理的作用。所谓整体性治理,即是一种新公共治理模式,基于公共需求,以信息技术为治理手段,以协调、整合、责任为治理机制,对治理层级、功能、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协调与整合,不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为公民提供无缝隙且非分离的整体型服务。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美国通过对学校内所有与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体育活动、步行去学校、社区骑行、步行上下楼梯等项目在健康促进中的协同作用,进而呈现不同身体活动类型的整体性效应。在政策决策与运行中,美国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到体育的决策论证中,保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在政策执行中,学校不同部门、不同师资均整合到学校身体活动中,尤其在教学间歇期间,通过让学生绕教室行走等非常规体育方式,能够有效保障学生课间产生足够的运动量。

  在我国青少年身体活动实施环节,也应侧重于不同形式、类型的身体活动有效整合,注重体育活动、骑行、步行等综合运用。同时,应逐步实施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整体性治理,在政策制定与执行环节,加强不同部门间、组织间的协作配合。

  社区与家庭有机融入

  注重运动环境整体发展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呈现出以在校学生为主的特征,未来应持续强化学校作为健康促进主体的作用。加强学校除体育课以外的身体活动供给,保障学生身体活动的持续化、常态化和全天化。尤其要注重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学校环境建设,强化在校教师及教辅人员健康生活行为素养的提升,通过学校教职员工健康行为模式的有效引导,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要注重学校教学期间竞技体育活动、大课间休息、教室内短期活动和体育课等四类身体活动的协调开展和有序配合,注重课前、课间和课后相关身体活动内容的建设与搭配,为学校师生的身体活动开展提供多元化的途径。还应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青少年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开发趣味性和生活化的青少年体育活动项目,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创新化、自主化和生活化,通过有效的社团组织建设提高学校青少年身体活动开展的活力,形成有效的活动推进机制,从而破除学校内部阻碍体育活动开展的制度障碍。

  此外,应进一步强化学校、社区和家庭等平台载体间的协同配合。如社区与家庭积极介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将对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问题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在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促进方面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不仅缺乏相关适应性体育设施,同时也缺乏开展身体活动所依赖的社区组织体系。在未来社区建设层面,应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设施的供给建设,弥合限制青少年身体活动开展的设施短缺问题。此外,应常态化地发挥家庭成员在青少年身体活动中的示范效应,通过家庭体育活动创新,营造家庭体育快乐的氛围,塑造崇尚体育的良好家风,使青少年在年幼时便养成热爱体育活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军部)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