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教育质量受到各国际组织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际大规模教育测评项目通过跨国比较研究,以统计测量的数字工具诊断每个参与国与地区教育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21世纪以来,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教育质量受到各国际组织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际大规模教育测评项目通过跨国比较研究,以统计测量的数字工具诊断每个参与国与地区教育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本期文章介绍了德国与法国在几项国际性大规模学业成就测评中的表现,指明两国基础教育的不足之处,以及两国政府以此为依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期改善与提高教育质量。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从质量的视角出发评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绩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以不同形式开展的比较测试在应用和实施层面有了大范围扩展,随即产生了大规模测评。在教育领域,大规模测评可以在国际层面、国家层面或地区层面(比如单个联邦州内)对成千上万名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测试。在研发、实施、评估和反馈过程中,大规模测评为教育决策以及学校内部的质量发展提供了调控和行动指南。
空前的“PISA震惊”
国际上第一次大规模测评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于1964年举办的“第一次国际数学研究”(FIMS),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13.3万名中学生参与其中。当时的联邦德国仅派出黑森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两个联邦州参加。随后,IEA又在1970年举行了“第一次国际科学研究”(FISS),德国全部联邦州都有参与。
20世纪80年代,IEA连续举行了“第二次国际数学研究”(SIMS)和“第二次国际科学研究”(SISS)。这两项测评在国际上均获得了关注,参与国家于第一轮测评有明显提升。然而,德国却选择全部缺席。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IEA将数学和自然科学素养的测试结合在一起,举行了“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德国才又重新出现。2000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第一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促成了德国态度的彻底转变。
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望的德国教育深受德国民众信赖,然而德国学生在首次PISA测试中的成绩却并不优秀,甚至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另外,PISA测试还显示,能力习得与社会背景之间的依赖关系虽然在所有参与国和地区都存在,但在德国尤为突出,德国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所能达到的学历水平严重依赖于社会家庭环境。由此,PISA测试让大家看到,德国有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学业成就和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教育不公平程度。
这些结果于2001年底发布,在德国引发了一番空前的“PISA震惊”,德国民众、媒体、学界和政府对这项研究及其结果给予了高度关注,人们关于德国教育质量的真实水平以及教育政策应如何对待大规模测评展开了激烈讨论。结果,德国对大规模测评一改以往的冷漠态度,并决心定期参与其中。
推出“教育检测整体战略”
随后,大量教育政策方面的改革措施和创新策略在德国得以提出,并在短时间内实施。例如,在学前教育阶段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在小学阶段提前入学年龄,引入全日制学校,将文理中学的教育时间缩短至12年,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等。
基于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的相关决议,德国教育体系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对移民和劣势群体提供早期援助,为教师基于素养和标准的课程研发提供继续教育方案,将语言教育设为所有教学科目的任务并提供方案和材料,以改善教师教育和培训,帮助教师正确应对学生群体的异质性。
另外,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还决定实施新的科学性、系统化的教育体系监察形式,即教育监测。教育监测不仅考察教育体制内有关学校结构和教育内容的规定,而且关注学校活动和课程的实施过程。根据提前制定好的、在学习过程结束时需要达到的教育标准对其成效进行分析。根据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计划,教育监测应致力于解释所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恰当的改革措施。
完善质量监测体系
除此之外,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2006年确定的“教育监测整体战略”还包括建立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的国内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内容,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教育标准、根据教育标准开展跨州和州内比较测试。
•制定全国适用的教育标准
从2004年起,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就为初等教育阶段(德语和数学科目)、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的主体中学毕业证书(德语、数学和第一外语)以及实科中学毕业证书(德语、数学、第一外语、生物、化学和物理)制定了教育标准,作为对所有联邦州统一适用的参考框架。此外,针对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于2012年为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发布了德语、数学以及第一外语(英语和法语)科目的教育标准。借鉴于众多国际学校成就评估的“素养”模型,德国教育标准从理念上看是以输出为首要导向的成就标准,描述了学生在教育轨道上的某一特定时间点应该达到的素养水平,对德国所有16个联邦州具有约束力的标准。
然而,由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发布的国家教育标准,对德国各联邦州来说仅仅是一个框架。由于德国16个联邦州仍然享有教育主权,每个州都构建了自己的形式,或者采取了国家教育标准的外在形式(如北威州或下萨克森州),或者采用了自己的形式(如巴符州),又或者完全延续了传统教学计划的形式(如巴伐利亚州)。2013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决定建立高级中学毕业考试题库,依据的基础便是针对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教育标准,目的在于确保考试难度在联邦州之间具有可比性,并保证考试题目的质量及与教育标准的关联性。
•开展跨州比较,检验教育标准实施情况
以上述教育标准为基础,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跨州比较,旨在检测德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成就是否达到了全国适用的教育标准以及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多促进和调控。教育体制质量发展研究所(IQB)负责跨州比较的策划、实施和评估。从2009年起,跨州比较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五年举行一次,针对德语和数学两个科目,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德语/英语/法语和数学/自然科学两组科目中交替进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计划实施跨州比较。
第二轮跨州比较在2015年启动,教育标准在各联邦州的实现情况可以在德国开展趋势分析,跨州比较由此更名为“IQB教育趋势”,依旧以同样的节奏和形式开展。第三轮针对教育标准开展的比较评估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这些跨州比较和教育趋势测试可以为各联邦州提供有关学生在测试领域所达到的素养水平的反馈,并为其发展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保障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支持。
•实施州内比较,促进教育标准切实贯彻
为了更为微观地了解各联邦州的课程和学校质量发展情况,并将教育标准的教育和教学理念切实引入学校和课堂,德国各联邦州也达成一致,在各州内部针对小学三年级和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的八年级开展比较测试(VERA)。比较测试在全国范围内也由教育体制质量发展研究所统筹和领导,包括测试题目的编制、配套教学材料的准备。但比较测试的具体实施、数据搜集和分析、结果反馈均由各联邦州自主负责。
与不同联邦州之间开展的学校成就测试相比,州内比较可以更加直接作用于学校和课程层面,并由此将素养导向的原则传递到课堂中。
2012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决定将课程和学校发展设置为州内的核心功能,并且强调指出,比较测试不是一个评分工具,不适合用来诊断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的路径,因为比较测试检查的并不是当前正在讲授的课程或教学内容,而是独立于这些内容的素养水平。此外,为了避免违背其促进学校发展和课程发展的核心功能,比较测试也拒绝以个体学校排名的形式发布结果。
教育改革初见成效
伴随着众多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德国学生在国际学校成就比较测试中的成绩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总体发展趋势。以最为引人关注的PISA测试为例,如表格所示,德国15岁青少年的成绩在历次PISA测试中一直不断进步。PISA测试报告的作者认为,这主要源于处在下游成绩段的德国学生较大程度提升了自己的成绩。特别是在阅读方面,德国学生的测试成绩自2000年的PISA测试以来取得了明显改善,现在已经超过了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也是如此。令人可喜的是,德国在过去10年明显成功地缩小了处在下游素养等级的学生比例。
可见,在国际学校成就评估日益盛行并成为各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参考框架的背景下,德国作为一个曾拥有高度教育自信的国家,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人文科学传统融入国际潮流,建立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的全方位学校质量评估体系。从国际学校成就评估出发实施的大量改革措施在德国也初见成效,但至于这些措施是否能够帮助德国教育系统重回历史巅峰,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作者单位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比较与国际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