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小,人口也不算多,但在教育方面,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教育观。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小,人口也不算多,但在教育方面,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教育观。它体现在教育体制、教学课程和教学方式上,新加坡人认为,只有形成了“大”教育观的理念框架,才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观念上形成一致,在实践中找准方向,从而使新加坡教育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新加坡十分重视构建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不仅提出了构建重思考的学校,好思考的国民”的教育愿景,树立了“塑造新加坡的未来”的教育使命,更明确了“培养人才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为所有学生提供至少十年的通识教育,每个孩子接受六年的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使命,新加坡小学、中学、初级学院等不同级别的学校都分别制定了理想教育成果的目标,以此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形成了新加坡特色化的小学教育、多元化的中学教育、实效化的职业教育和国际化的学院教育。同时,新加坡教育工作者也在秉承“因材施教、发挥所长,培养团队精神”的工作原则上,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前瞻性发展。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确立课程教学体系方面,新加坡倡导多元化、个性化。新加坡无论小学还是中学,都有多元的课程体系,在每一个学段,都会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元而个性化的课程。例如在中学阶段会设置有综合课程、特别课程、快捷课程等六种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潜能。这样既有利于培养“高精深”的精英,也可以培养众多的操作实用型技术人才。新加坡人认为,课程结构和水平影响学生的素质,一所学校只有课程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程有特色了,学校才会有特色。因此,在实施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能动性,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促进每个人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实施教育教学方面,新加坡的特色是提倡“少教多学”,注重学生的有效教学。学校会着力把课堂从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鼓励教师与学生产生更多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少教多学”的本质并非是让教师投入得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它强调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转移到教与学的质量上,以便使师生更加致力于学习,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