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式教育里,学习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式记忆,老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玩耍的不经意中就学到了很多有用又有趣的知识。老师让学生们带着问题主动地去寻求答案,让他们时刻保持对未知事物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大家都说,陪写作业是中国家长最大的梦魇;写家庭作业,何尝不是中国孩子一直以来最大的心病。那么,在美国情况是怎么样呢?

  其实,在美式教育里,学习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式记忆,老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玩耍的不经意中就学到了很多有用又有趣的知识。老师让学生们带着问题主动地去寻求答案,让他们时刻保持对未知事物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在玩耍中学会感受新知识

  让孩子在玩中学,是美式教育很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老师并不鼓励学生一味地就某些知识点大量机械式的刷题,而更多地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答案也不是标准化的,只要学生能够阐明自己的思路,哪怕天马行空、标新立异,都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学生在学习“重力”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运用手边能够找得到的一切资源去探索什么叫做重力。学生们可以从学校的高处往操场扔篮球,可以去蹦床上感受重力,也可以去坐过山车感受什么叫做失重。凡是安全的、创新的想法都是会被鼓励的。

  除此之外,老师也非常强调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更紧密地关联起来。比如说,科学课上,讲到季节。老师会带领学生们走进大自然,去采集不同季节的树叶、观察季节的变化给大自然带来的不同。

  有时,就算是小学生,老师也会布置一些看上去非常庞大的研究课题。老师并不要求学生们能够真正像研究生那样系统、全面地去解答,更多的是引导他们能够独立的思考,从庞大的知识海洋里去检索、归纳、总结相关的信息。

  在动手制作中锻炼了综合技能

  在美国,学生们从幼儿园开始,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手工课,而材料都非常的简单,都是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材料。有用一次性纸盘子和纸杯做成的风铃,有用树叶和鸡毛做成的火鸡等等。

  而大一点的学生,他们的课后作业则是在“做”中学,通过研究项目和动手做的作品,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点。比如上完科学课,老师会安排学生制作一个立体手工,表现热带雨林的风貌。同学们会来到图书馆查看资料,自己动手涂涂画画,找各种材料剪贴拼接……有时,同学们还会上网搜集相关内容,自己制作成PPT演示文件,并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会更加了解热带雨林分哪几个层次,一些典型动物都有什么习性。这样既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技能,又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美式教育中非常强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无意中发现墙角有一个他儿子做的手工作品,是用黏土和细沙做成的美国加州立体地形图,我觉得老师的这个教学方法特别好!孩子看似在玩黏土和沙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加州的整个地形地貌。

  用科学方法论检验假说结果

  何为科学方法论?让我们先看一下我儿子曾经的一场关于“细菌”的科学汇报。

  首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室里哪里的细菌最多?于是,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他们的假说:有的说地板最脏,所以地板上的细菌最多;有的说教室里的试验台上细菌最多,更有个别孩子甚至说门把手上细菌最多。但是提出了假说之后,同学们需要证明他们的假说。

  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做出了一个计划:将地板上、试验台上以及门把手上的细菌数量进行比较。

  怎么比较呢?显然肉眼是看不到细菌的,但是老师并不提供显微镜给他们使用。老师告诉他们,有些东西无法直接测量的时候,可以用间接的方法。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得到了下面的实验计划:先用三块干净的试纸分别擦地板、试验台和门把手,然后把试纸上擦到的东西移到培养皿里面密封起来。紧接着,同学们把培养皿放在一个台灯下面照射3天,保持温度。3天后,大家便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细菌的数量了。另外,为了防止实验的误差,老师叫同学们每个实验做三次,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就是美国课堂上,老师教会学生们的实验方法:一是阐述问题,也就是你想发现些什么;二是形成一个假说,也可以是一个猜想,即你设想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三是计划,即你需要哪些材料来完成实验;四是过程,一步步地列出过程,去测试之前的假设;五是结果,也就是最后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六是结论,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你之前的假设正确吗。

  (文/特约通讯员 唐兰兰 发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双硕士))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