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定的主题是,“语言多样性和多种语言:可持续性与和平的基石”。

687922_wuy_1523427754987_bjpg/></p><p ><span style=奥德蕾·阿祖莱认为,“儿童用母语学习的效果是其他方式难以企及的”。 CFP 供图

  在今年的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定的主题是,“语言多样性和多种语言:可持续性与和平的基石”。

  语言是音、形、义三者高度融合的结晶,最为深刻、精细和丰富地表达、诠释、记载着特定地域的种族群体对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理解。民族的本源性语言作为对母语最初的释义,极其深刻地创造着一个民族的主要文化产品,成为民族文化的第一生产工具甚至创新载体,值得我们予以深度审视。

  母语是民族凝聚的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51年就对母语提出比较确定的一种定义:“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这个定义,概括了母语的基本特点。就功用而言,母语是内部语用(思维)与外部语用(输入与输出、接受与表达)的最常见工具;就来源而言,母语是自幼习得而非单一化“学得”。

  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乳汁,滋养着该民族新人的成长和壮大,而不仅仅是给学习者提供信息和知识的认知符号。母语充满了情感的魅力,是最温馨、感人至深、安栖心灵的“家园”,是最蕴含精神营养、最能促进心智健康生长的“母乳”,是孕育灵魂、唤醒思想的唯一“摇篮”。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阐述的那样:“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天赋情感和精神特色的母语,对民族的成长与深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而且,正是因为母语这一超越单纯认知元素和技术层面的情感特质,赋予青少年个体对自己民族深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人的一生可以远走他乡、漂泊天涯,但是心灵最后总是寄寓在母语所构建的精神家园中,所谓“叶落归根”的“根”,其实就是乡音俗语所构建的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母语文化”。思想可以向世界开放,情感总是在熟悉的乡音中获得亲切感和满足,尤其是由母语所承载的民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催生了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存在价值的自信心。这样,母语成为一代又一代民族新人们悠远生长与发展的“精神脐带”。因此,一个失去了母语的年轻人,就是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资质。母语消解之日就是民族灭亡之时,母语强盛之日就是民族兴旺之时。

  正如2018年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的表述:“母语:凝聚的力量。”这种“软实力”可以制胜一切有形物质的“硬实力”,当然远远超越了所谓的认知符号,升华为民族生长和文化繁荣最坚固的“凝聚的力量”。

  多种语言是多元文明的根本保障

  2008年是“国际语言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表示:“语言消逝时,世界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也在逐渐消退。此外,我们也遗失了确保更美好未来所需的各种宝贵资源——机遇、传统、记忆、独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今年的国际母语日致辞:“语言积淀着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及身份认同;语言传递着我们的经验、传统与知识。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生活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语言多样性所具有的战略眼光,给我们带来宏大而深邃的思考。

  这些致辞,表达了母语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的深度关联。可以说,母语蕴藏着文明延续的全部秘密和文明发展的未来希望。教科文组织承诺确保语言的多样性,其实就是维护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多元化,保障地球文明形态和品格繁富持久、灿烂多姿,保障人类各个种族、国家、区域所有群体的精神创造之多种途径和深远空间。奥德蕾·阿祖莱表示:“不同层次级别的生命,都是根据宇宙向上发展的需要而被不同层次级别的创造者创造的,都有着各自的职责与义务。”

  智慧生命服务于宏伟宇宙,就是以独特的母语创造个性化的文明。就此而言,母语其实是人类非物质遗产的核心“年轮”,保护母语就是促进人类非物质遗产的核心“年轮”,进而确保地球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捍卫语言的多样性,尤其支持多语言国家重视母语及本土语言的开放语言政策,并始终着力推广以母语为核心的普及化语言教育。各种族人口不应有优劣之别,各种族、各国家的母语亦一视同仁,从而开辟各种形态的文明朝着特色化的方向自然发育、生长和繁荣。地球文明的未来命运就取决于这种语言的多样性,特别是取决于母语教育的实质性推进。

  奥德蕾·阿祖莱认为,“儿童用母语学习的效果是其他方式难以企及的”。这样,各国母语教育作为其他课程内容教学的先行者,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不妨说,母语教育是落实整个教育体系的“伟大奠基礼”。

  新时代中国母语教育的发展战略

  正值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在世界语言大会所发布的“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这一战略任务,已经成为五大建设中“文化建设”的要义所在。“国家语言能力”是一个庞大繁富的体系,其中核心部分就是汉语母语教育的优化与全民母语能力的提升——空前增强中华民族通用语(这是母语概念的派生定义),即汉语的表达与创新能力,并使之升华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坚实根基。

  环顾全球,展望未来。作为打造文化创造力的中国母语教育,无疑成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正如《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增加国家语言实力,提升国民语言能力。”近年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作为国家语言文化发展战略的“语言能力建设”,他面向世界强调“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特别是伴随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母语教育亟须面向全球高瞻远瞩地规划汉语发展的蓝图。奥德蕾·阿祖莱在致辞中表示:“语言财富是我们这个世界最为鲜活宝贵的财富。”其实,这种语言财富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简单的消费和享用上,更表现在通过母语而生产出甚至创造出新的文化。强大的汉语能力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象征;而母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更是中华民族打造汉语精品、再发盛唐之音、重塑文化高峰的必备前提。

  人的母语表达欲和创造欲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母语教育予以充分的释放。母语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激发出青少年语言天赋的潜智潜能、习得可持续发展的母语能力——这就是基于输入型语用(如对语言认知、理解和鉴赏行为)的输出型表达能力,即以母语来进行书面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行为,并在特定语境中收到积极的表达效应,最终这种母语表达能力发展为语用主体创新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升华为母语的重要创造力。如是,母语教育改革的聚焦点则在于尊重学生主体的表达欲求,寻找和开发其表达行为的内在动力,以求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人才强盛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母语日的一贯宗旨就是发展以母语为核心的多语教育,推动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指导思想构成了地球文明和平永续的基石。在此背景下,改革母语教育的范式、提高年轻人的母语表达和创新能力,既是与时俱进的全球化逻辑,也构成了新时代我国语言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潘涌 李熹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