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二战结束后,从在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到今天以8200万人口、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创造了排名世界第四的经济体量。
德国在二战结束后,从在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到今天以8200万人口、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创造了排名世界第四的经济体量。它强大的创新能力更为世人瞩目,不仅体现在骄人的出口业绩(世界排名第三),更有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隐形冠军”和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潮流的工业4.0。
在德国学习考察期间,我试图从民族文化或者国家体制等层面寻找答案。与一系列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大学教授广泛接触之后,我发现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贯穿其中,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德国发展中的生动实践体现着“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作用”。
在德国的专题访问中,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还是产业创新界的人士,最后都会谈到德国的教育,因为教育关乎民族兴衰,更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钥匙。
在德国ABB公司培训中心,我们实地考察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模式,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巨大的投入,及其长远的经济考虑,了解了每年150名招生指标如何吸引5000名学生报名和具体的筛选流程,了解了如何由代表企业的工商会制定教学目标并组织达标考核。
以工商会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积极配合的模式,德国职业学校教育成为企业教育的附属。因为招生的主体是企业,学校必须为争取生源而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调整学校教学方案,从体制上解决了我们担心的知识技术脱节问题。德国教学模式也不是我们的“学以致用”,而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往往惊叹于德国“隐形冠军”的数量,殊不知,这样的职业教育才是炼成“隐形冠军”的软实力。
在德国产业创新的学习中,我们先后访问了柏林参议院经济发展和能源部,听取了“城市创新带动发展——城市产业创新”“黑森州数字化策略”“工业4.0”等几个专题报告,考察了柏林欧蕾芙工业园区和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园区,这些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德国强劲的创新水平,但是每个侧面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角——大学。当年,在一片废墟中,柏林找到了新的发展基点——高校集中、人才荟萃,从此开启了创新产业的发展之路。
欧蕾芙工业园区在确定发展方向之初,首先引来了柏林工业大学;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园区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理想,不惜重金建设实验室,建设全面的生活配套,将洪堡大学的6个系吸引进来。如今,这里已经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成为“德国最成功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全球最大的15个工业园区之一”和“欧洲最具现代化的科技园”。
主讲城市产业创新的德国教授提出了建设创新园区的模型——“以大学和大企业为龙头的核心要素,以中小企业为基础,辅之以充分的人力资源和完备的金融支持”。“黑森州数字化策略”根植于州内高校和研究院所信息安全等雄厚的专业基础之上,风靡世界的“工业4.0”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可以说,从战略的提出到推动,高校的作用居功至伟。
在实践中,德国不仅推倒了大学的围墙,而且破除了思想中的教育壁垒,教育和社会如胶似漆地混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讲,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就是一次深入的教育供给侧改革。这场改革应当以激活教育的创新潜能为导向,以教育的融合发展为主线,通过打破壁垒,广泛引入社会参与,把丰富的社会需求转变为多样化的教育供给,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实现服务创新实践的价值。改革的前提是这样一个共识,正如教育科学两个著名的论断——“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
从广义上讲,教育与生活是统一体,社会单位也都是教育的主体,所有创新发展的课题都是教育最鲜活的内容,欲实现国家创新发展必先埋下创新教育的种子。改革的关键是打破教育的壁垒,激发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过程,把教育过程转化为教育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实践的过程。从德国的经验来看,有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教育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一是实现教育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文化传承是教育的基本职能,良好的社会风气与社会氛围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创新的事业需要创新的文化,创新文化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这些创新文化的传承单靠学校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打开校门,让更多的创新成果走进校园,也吸引学生更多走进创新现场,感受创新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实现文化传承。
二是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德国成功的经验在于,确立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在专业设置、资格评定等各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由企业提出需求、劳动部门核定,确定职业资格培养认证体系;在培养过程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把专业教师和专业教室下放到企业,让学生和教师在企业生产的真实情境中练就基本功。初期可以考虑把支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项目转移到有资质的企业当中,并设立定向补助吸引优秀的学生参与职业教育项目,帮助企业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围绕大学谋划地方发展。大学只有与社会融合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德国的实践表明,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选择。大学应具有主动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地方应像德国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园区那样,把大学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让大学引得过去、留得下来,让教授与学生在当地“乐活”“乐学”。
四是精准扶持产学研结合的痛点。产学研结合的本质是通过企业的创新实践引领高校的科学研究。从德国的经验来看,首先要确立合作机制中企业的主导地位,把支持企业解决真问题作为合作的关键;其次把扶持的重点聚焦在中小企业,通过资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的难题,达到扶持中小企业和资助高校科研的双重目标。无疑,企业发展中的“真问题”是产学研结合的“痛点”,因此我们应集中财力,定向资助以解决企业“真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培养一批具有成长潜质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为国家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狄涛 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