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将于2016年8月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新课程。其实,这轮基础教育的新课改在2013年2月就启动了,与新课改相关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标准也在2015年2月被审查通过。日前,英国《独立报》称,芬兰基础教育将取消学科教学,是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改革。
为何要进行课程改革自200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首届国际学生学业评估(PISA)报告的十余年来,芬兰基础教育被公认为世界的佼佼者,一度被称作世界第一。芬兰基础教育如此成功,为何还要进行课改?
经济全球化的结构性影响和全球经济持续衰退,使得芬兰必须寻找新的知识领域来保持竞争力,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正在经历显著变革,用人单位日益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未来就业所需的新技能不断呈现。芬兰不同地区的差异化日渐明显,知识和文化成为一个地区在整个社会中保持自身优势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国际流动性元素日益增多、移民显著增加、新技术新媒体不断孕育催生新的社会活动模式,使芬兰社会不可避免地更加多元化。所有这些,都要求未来学校教育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多元文化理解、社会交往、信息获取和加工、学习与思辨等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许多芬兰校长认为,一场新的课程改革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教育领域面临的旧问题和新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启动新课改之前,芬兰内阁、教育与文化部等部门已经相继出台系列教育政策文件,明确了芬兰基础教育未来改革目标与方向:中小学要以未来公民能力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包括对学生思考能力、动手与表达能力、交往与就业能力、参与和动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几大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课程整合性与多样性,加强跨学科教学,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的主题式课程模块;校长与教师要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公平高质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基于自身能力、优势与内在动机获得最好的成长。
同时,芬兰的教育政策文件还要求,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信息技术对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变化,与学生及家长开展更为密切的合作,针对每个学生制定更加适合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还要更好地实现整合式发展,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目标、课程内容、组织管理的立体式整合,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芬兰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必然要求,同时也为课程改革目标与内容奠定了政策基础。实际上,新课改的价值取向和核心内容与这些政策要求紧密关联。
课改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芬兰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进行依托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使信息科技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学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结合国际组织观点与国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并且认为未来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七大方面核心素养与能力,即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多元文化认知、社会交往与自我表达能力,自我管理与日常生活能力,综合素养、信息技术与沟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等。
“现象教学”是芬兰新课改首创的新概念,也是本次课改的重中之重,因此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与讨论,以致出现对其本义的歪曲和误解。
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确定一些主题,然后围绕特定的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这些主题可以是“欧盟”“社区和环境变化”“芬兰100年独立发展史”等。如基于“欧盟”这一主题所编排的课程模块,将同时涉及地理、历史、社会文化、语言、政治和经济制度等跨学科的知识。
但芬兰新课改提出“现象教学”,并非将传统学科打破,数学、历史、美术、音乐、绘画等传统科目在今后的教学中照常开设,将要融合的主要是语言、地理、科学和经济等科目。依照芬兰国家课程规定,“现象教学”的具体开展,一般是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在学年之中专门安排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一般为几周,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内集中开展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
另外,信息科技技术带所来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和学习材料的变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明显。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强调,推动信息科技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并非倡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他们个人借助终端设备来获取知识。
新课改将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对教学材料和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以及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寻求,更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学校和教师要使课程与教学安排更加透明化,更多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说明,让他们清楚地了解课程学习进度,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调控与反思能力。
芬兰基础教育没有标准化考试,学生评价一直以引导和鼓励学习、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及能力和习惯养成为根本目的,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评能力。新课改认为,在今后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不能过多地由教师或他人来评价,而应更多地发挥学生自评作用。学生学会自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增强学习能力的过程。
课改如何走进课堂
在芬兰,笔者所到的很多学校,已经通过相关培训和会议传递的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积极拟定学校层面的行动方案和措施。有的校长要求每位老师要在2016至2017新学年到来之前,自主选择和确定3至5个“现象教学”主题,并围绕相应主题与其他老师合作编排与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然后学校从中遴选出优秀成果,作为今后开展“现象教学”的课程模本。
配合新课改,教师以往使用的纸质版教材需要更新,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教学设备将更多地走进课堂教学,电子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近几年,芬兰各大出版社参照国家新课改的目标和内容,已经在积极编写新教材和学习辅助材料。芬兰中小学教师有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从出版市场选择和购买新教材的自主权。
在萨斯塔玛拉地区一所初中二年级的英语课上,笔者发现,老师和学生已经不再使用纸质版教材,而是使用笔记本电脑中的电子教学系统开展教学和学习。这样的电子教学系统不仅可以减少纸张使用,有助于环保,而且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痕迹和数据记录和存储,产生教育教学的大数据,从而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皮尔卡拉地区某小学四年级的两位全科教师,在实验两个老师同上一节课。他们以“欧洲地理”为主题,自主设计和编制了共包含17个课时的课程模块。整个课程模块教学,以一定的项目任务为主线,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虚拟货币,让学生设计一个包括交通、食宿、考察所到国家地理风貌及人文社会景观的欧洲旅行方案。整个课程模块教学,涉及地理、历史、生物、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而且需要两个老师从备课到上课密切合作,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及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萨斯塔玛拉地区某小学六年级的一堂课让笔者印象深刻。该堂课以情景式和体验式学习为依托,实现了历史和体育的跨学科教学。该节课并未在教室中开展,而是将学校旁边的一片沙土地和一个半山坡作为活动场地,让学生以自然环境为课堂,以天地为教科书,以草木山石为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更好地理解历史科目中有关史前史和中国先秦史的知识内容。
笔者到访的芬兰学校之中,很多正在开展这样的“现象教学”实践探索,围绕特定的主题,结合项目式、情景体验式和合作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外学习场所,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超市,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跨学科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康建朝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栋系芬中教育协会秘书长兼执行副主席)
【链接】
高水平师资是课改落实的坚实保障
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系统的质量不会超过其教师的质量”。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背后,很重要的一项原因就是它拥有高质量的教师。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芬兰中小学教师就需要具备硕士学位。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能争取到师范教育学习机会并在日后从事教师职业。芬兰的中小学教师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需要学习非常广泛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有着很强的教育研究、实践和反思能力。芬兰教师有着较大的专业自主权,可以自主设计课程教学、选择教材,教学时间低于很多国家,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学校改进和自身专业发展上。
芬兰中小学教育在传统上一直秉持“先见林后见树”的理念,尤其在小学阶段,跨学科教学早就存在。小学一到四年级开设的“环境与自然课”,融合了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及健康教育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到小学五六年级,“环境与自然课”才开始分化为“物理与化学”“生物和地理”两门课。相应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理念。随后到了初中,它们再具体分化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课。
芬兰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是全科教师,几乎能胜任所有科目的教学,初中教师为学科教师,但有些也能教两到三门科目。因此,芬兰的中小学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积累了很多跨学科教学经验,这为“现象教学”的开展做了重要铺垫。芬兰皮尔卡拉地区某小学四年的全科教师告诉笔者,他在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考古发掘活动时,既会讲到历史知识,也会讲解有关数学和物理知识。另一位全科教师表示,他虽然难以给出具体案例,但他感觉在教授木工、体育、数学、芬兰语等不同科目时,会无意地将不同科目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另外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全科教师则告诉笔者,她在教视觉艺术课时,如果学生画的是植物、动物等,可能会顺便讲解有关的生物知识,虽然以前没有明显的“跨学科教学”意识,但其实一直在以跨学科的方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