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作者:张小锋、童德毅(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战略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高度自觉,为汇聚智慧力量,发挥制度和资源优势,展现中国形象,开创国际传播新局面、谱写文明交流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校作为人才高地,资源丰富,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的多重功能,在推进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中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
深入挖掘高校潜能,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发挥智力优势,加快构建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并存,诸多不利局面和不利条件亟须化解,如何破解国际传播理论、方法、规律、路径等方面的诸多现实难点和痛点,是高校新闻传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法律等多领域学者协同攻坚的重要使命。
统筹人力优势,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做好国际传播,首先需要的是人才,要有更多立场坚定、掌握语言、理解文化、通晓规则、具备传播能力的时代新人活跃在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交流领域,这就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在新文科背景下,在复合型知识基础、创新型能力结构、全场景传播素养等方面下足功夫,形成贯通式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
激发活力优势,深化文化传承传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高校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养分,也是创造新知、传播新知的神圣殿堂。创新、创造首先需要传承,只有真正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要,同时深刻体会和领悟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所彰显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发出内心的声音,赢得世界的掌声。
调动潜力优势,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宽广的国际合作空间,是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发展的重要主体。随着我国科学研究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各类高校主办或参加更多国际性学术会议和论坛,发起或参与更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留学,引进更多外国专家授课讲学,输送更多中国学生留学深造或参加短期交流项目等等,为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增进了彼此了解和相互信任,有效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深化认识,不断探索传播中国声音路径方法
高校是人才汇聚之地,具备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优势。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职的大学教师,知识渊博、亲和力强、视野宽阔,具备能讲、善讲故事的天然优势。同时,大学校园中拥有大量国际传播的好素材、好故事。每所大学均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优势潜能,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所大学均会变成一座国际传播素材的“富矿”。
当前,我国高校正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诸多高校在国际传播学科和专业建设上用功甚勤,成效倍增。但不可否认,一些高校对自身所肩负的国际传播使命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深入,国际传播本领恐慌、方法滞后、平台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摆脱“想讲不敢讲、不善讲,讲了无人信”的困境。
做好国际传播,前提在认识,根本在人才,关键在方式,瓶颈在平台。
一要深化认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国际化程度高的高校,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任扛在肩上,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国际传播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履行大学五大职能之一——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凸显国际传播在大学事业全局中的特殊地位。
二要培育队伍。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聚合和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尤其是更加重视教授学者、孔子学院教师、来华留学生、出国短训学生四支队伍的国际交往活动,同时加强与各国驻华领事机构的沟通协作,将最新最全面最客观的中国元素传递到世界各地。
三要优化方式。做好国际传播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更要掌握传播要领和必要技能,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训练。要使学术语言尽可能地变为更适于国际传播的媒体语言、网络语言,用小切口展现大格局、大智慧;让中外学生的话语,成为传递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桥梁,善于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而不是就事论事,“入耳不入脑、声过不留痕”。
四要拓展平台。做好国际传播,就必须行走在国际舆论场上,不能关上门来搞国际传播。为此,必须努力拓展更宽广的渠道,突破平台短缺的瓶颈。既要建好自己的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舆论平台,特别是国际上的网络新媒体,借力助力,形成一个更包容、更有吸引力的国际舆论场。
五要协同发力,善做善成。“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做好国际传播,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要发挥全党抓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系统性、协同性、针对性地推进工作。高校更要一马当先、快马加鞭,竭尽全力争做实干家、领跑者。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2日 14版)
原标题:增强国际传播能力,高校大有可为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特别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来函dianshiw#163.com或客服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