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台湾教授孙永忠和想念他的大陆学生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台湾教授孙永忠和想念他的大陆学生  作者 朱贺  “疫情关系,几年没来大陆了,非常想念大家。”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一场讲座上,该校南山诗社的社员们迎来了期盼许久的老朋友——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  4月27日,孙永忠在北京师范大学作吟唱示范。 中新社记者 朱贺 摄  2007年,在台湾从事古典诗词吟唱教学的孙永忠将...

原标题:台湾教授孙永忠和想念他的大陆学生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台湾教授孙永忠和想念他的大陆学生

  作者 朱贺

  “疫情关系,几年没来大陆了,非常想念大家。”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一场讲座上,该校南山诗社的社员们迎来了期盼许久的老朋友——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

 src=

  4月27日,孙永忠在北京师范大学作吟唱示范。 中新社记者 朱贺 摄

  2007年,在台湾从事古典诗词吟唱教学的孙永忠将这一形式带至大陆高校,促成了南山、悠然、采菊等诗社在多地成立,此后他常在两岸奔走,为诗社授课,也推动两岸诗友友好往来。今次恰逢南山诗社成立16周年,他特地跨海而来送上祝贺,吸引了数十位曾受吟唱熏陶的大陆诗友前来相聚。

  “这里的学生太‘麻烦’了。”孙永忠在开场白中笑着“抱怨”,未见面的时间里,大陆学生总是时不时发来简讯问候,“这是当老师的幸福,相信在座各位能体会到”。

  “自今年2月起,我们就在筹备请孙老师过来。”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生胡祎崟告诉记者,尽管见面“迟到三年”,但看着老师在台上讲课,时光仿若回到从前,“这两年老师身体欠佳,但坚持过来与大家见面。这份对吟唱的热情无论何时都让我感动”。

  在这场以“古诗词吟唱的情韵和畅”为题的讲座上,孙永忠讲解道:吟唱,即依传统吟调或新曲把古典诗词唱出,帮助年轻学子结合旋律加深对诗句文本的理解,增添诗词鉴赏情味。

  孙永忠认为,只有承接古韵才能开出新妍,因此吟唱应回到诗句本身的意涵,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理解作出新的阐释,“我是比较好奇的人,是兼容并蓄的人”。

  “古韵新妍”,正是在孙永忠推动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高校发起的两岸青年古典诗词联吟活动,自2008年起在两岸高校间轮流举办,如今已至十三届,成为两岸学子一年一度的诗词盛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实体交流中断,但由吟唱缔结的两岸情谊,无论孙永忠还是两岸学生,至今回味仍觉绵长。

 src=

  4月27日,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在北京师范大学作讲座,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意犹未尽的学子们涌向讲台,争相与孙永忠合影留念。 中新社记者 朱贺 摄

  在当天讲座中作吟唱示范时,台下的老朋友们常常跟着唱和起来。孙永忠回忆道,七八年前一个天气沉闷的下午,时任辅大中文系主任的他收到南山诗社成员李若彬发来的《泊船瓜洲》吟唱音频,没听完便在办公室里流下泪来,“感动到不行”。

  曾于2018年参加中南大学“古韵新妍”的大陆学生胡祎崟,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动。那场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活动在汨罗江畔举行,少了华美的舞台和灯光,来自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吟唱声让她印象深刻。

  在湖北赤壁景区穿行,上百位两岸同学一句接一句唱起《念奴娇·赤壁怀古》。胡祎崟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因为一首词一段歌而心有灵犀,这就是联吟的意义所在”。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意犹未尽的学子们涌向讲台,争相与孙永忠合影留念。

  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参加过“古韵新妍”的台生郑庭绎是其中一位。正是受孙永忠影响,他如今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孙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知道我喜欢唱昆曲,便鼓励我把戏曲元素融入吟唱”。郑庭绎认为,孙永忠的课堂之所以让大家感动,正是因为中华古典诗词是两岸共同传承的文化。

  “中华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李若彬告诉记者,她的生活深受诗词吟唱影响。这位已毕业13年的南山诗社首届社员说,“在人生不同阶段咀嚼年轻时吟唱过的诗句,都能在其中找到慰藉和启示,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