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4年李蒸校长(左一)在纪念乡村教育实验区一周年活动现场讲话。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供图2022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支教团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活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供图  9月8日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百余年来,作为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大学,这所高校与乡村教育结下深厚渊源。从1919年“平民教育社”在乡村组织讲习班,到新中国成立后开设夜校,再到20...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925/accf48994241461.png

1934年李蒸校长(左一)在纪念乡村教育实验区一周年活动现场讲话。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供图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925/7cd785e6d841b3c.png

2022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支教团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活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供图

  9月8日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百余年来,作为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大学,这所高校与乡村教育结下深厚渊源。从1919年“平民教育社”在乡村组织讲习班,到新中国成立后开设夜校,再到2021年以来全面实施“强师工程”,面向832个脱贫县培养、提升优秀师资……

  从“输血”到“造血”,从“扶智”到“提质”。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大学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更多乡村教师、乡村学校得到高校赋能,在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不懈耕耘。

  服务乡村之需

  从“扫盲”到“考大学”

  8月的一个夏夜,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的操场上,一个露天电影院搭建好了。当天放映的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拍电影《音乐家》,讲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让孩子们惊喜的是,他们现场连线了电影的外方艺术指导萨比特库尔曼别克夫,聆听创作故事。“美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我们计划走到全国中西部乡村小学,以电影为载体开展美育教育,启迪乡村少年的艺术感知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电影下乡”项目发起人肖向荣说。

  “百年之前,我国乡村教育实验兴起之时,乡村几乎是落后的代名词。”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杨桂明说,20世纪30年代,当时学校的京郊实验区居民70%以上以务农为主,纯文盲大约占40%。主要教育内容是识字运动、村治运动等,还有针对“裹小脚”等陋习的反封建内容。

  在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西迁陕甘办学时,在陕西城固县邯留乡、兰州等地设立了国民教育实验区。通过举办成人补习学校和家事、家教补习班等方式,努力唤起民众,提高其文化水平。据记载,学生返校时,当地士绅除设宴饯送外,民众整队送出郊外,爆竹之声震野……

  现在中国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对教育依旧有着强烈的需求。

  自2007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公费师范生的举措,已经培养了14届学生。他们毕业后扎根在祖国的中西部地区,对于乡村教育的深远影响不再是传授具体知识的“输血”,而是真正的“造血”。

  出生于1997年的公费师范生杨宇是2022年应届毕业生,今年刚入职湖南省凤凰县高级中学,在他的高中母校任教。“6年前,我从这里考上大学,现在这里变化很大。”他说,学校从沱江旁山湾湾里的老校区搬到了三四公里外的新校区,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我上高中时从未学过电脑,现在的孩子有了专业电教设备。”

  “我刚入职,就像一个种子刚刚撒在土壤里面,盼望自己成长起来,用知识去点亮更多生命。”在孩子们身上,杨宇依然能看到自己当初的影子。他说,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但在思维视野上和省城学生依然有很大差距。

  毕业于2013年的朱启平在贵州毕节一中工作近10年了,其间他始终惦念着乡村。每次接手新的年级,他都坚持担任“成绩最靠后的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些班里往往有很多孩子来自农村,亦如当时的我。”他说,自己总结了一套边抓学习边抓锻炼的教学经验,只要孩子们跟着他苦学苦练,就有望实现考上本科的梦想。

  十余年来,朱启平坚持在寒暑假回到老家毕节大河乡岩口村支教。“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读完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我从2010年起组织岩口村支教团队,支教队10余年的活动对村里的孩子影响很大。”朱启平说,截至今年高考,村里一共有17个大学生了。

  拥抱强国之梦

  一代代奉献青春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有着强烈的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它与乡村教育的渊源中蕴含的是无数人“为民族复兴办教育”的赤诚初心与强国梦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平民教育思潮风靡一时,主张教育救国。”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周慧梅梳理,1919年10月,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前身)部分教职员和学生共同发起成立了平民教育社,梁启超、梁漱溟、陶行知等学者曾应邀演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刊《平民教育》很受欢迎,其介绍杜威、孟禄、麦柯等国外教育家思想的文章刊印后“洛阳纸贵”,加印数次。

  1919年4月,北京高师学生创立的平民学校是当时中国由高校学生设立的第一所平民学校。据记载,该校“无一定的经费”“无一定的校址”“教职员无报酬”。所需经费渠道来自向同学、教授募款,向当时的慈善机关募集衣服、鞋袜、毛巾等。在国家危难、时局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坚持办了12年。陆续形成了拥有成人、初小、高小和师范班的全国“持续时间最长、招收学生最多”的平民学校,堪称奇迹。

  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怀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更大的发扬。在国家“教育向工农开门”方针的指引下,北师大开展的实践活动更加丰富。不仅开办了大量的夜校、补习班等,还开始了针对农村教育的专门研究。“1964年一次性从教育系毕业生中选留20人,从事农村教育研究工作。”周慧梅曾走访了部分亲历者。20世纪80年代,国家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曾在河北阳原县、定县、青龙县开设3个农村教育点。

  20世纪80年代,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从北京学成归来的刘成旭走上了课堂。“1984年,我头一次走出县城,去北师大数学系读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楼、这么大的校园。”刘成旭说。由于当时青海教师资源匮乏,刘成旭提前一年毕业返乡执教。“当时最大的难题是推广普通话教学,我的学生来自土族、藏族、回族、白族等,几乎不会普通话。”他坚持带学生听广播“磨耳朵”,告诉他们普通话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教育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风雨兼程。30多年过去了,我教过的第一批学生都50多岁了。我们很欣慰看到家乡的改变,也看到更多年轻人选择到偏远县乡、农村教书育人。”刘成旭说。

  出生于1998年的新疆女孩儿如先古丽·吐尔孙原本有机会在乌鲁木齐就业,但她从北师大毕业后毅然返回故乡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莎车县在沙漠边上,更需要老师。”她说,在读大学时,她曾跟随我国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一起爬山、观鸟,“郑先生年近九旬坚持工作的精神,对学生的耐心和爱护深深震撼了我”。

  “我常常和学生讲到北师大优秀校友、在脱贫攻坚中牺牲的黄文秀的精神和事迹。同时也鞭策自己,在基层要做好教育,不仅给学生言传,更要身教。”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教师、北师大毕业生达瓦卓玛说,海拔超过4700米的那曲需要优秀师资,为家乡做点事是她的心愿。

  2022年暑期,北京师范大学2791名在校生组成了307支教育实践队伍奔赴祖国27个省份开展教育实践,其中包括118个国家级脱贫摘帽县。“在乡村支教,我感受到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和孩子的纯真之美,坚定了从事乡村教育的理想信念。”去河北阜平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李琳婧说。

  跨越教育鸿沟

  研究引领突破发展局限

  20世纪90年代,一位年近六旬的教授深入农村课堂,反复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乡村学生得到跨越式发展。在他的坚持下,这一教育试验持续了30多年,从一所所薄弱校的课堂上探寻教育的真知。“今天,何克抗先生虽已离开了我们,但这个项目还在进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说。

  通过多年的摸索,这个名为“跨越式”发展的教育试验可以用两年左右时间,让上完小学二年级的农村儿童认读2500个常用汉字,用电脑打写出300字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识字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城区一类学校同年级学生的水平,在成绩上无显著差异。学生语言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良好,英语、数学成绩也得到明显提升。

  “2000年至今,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3个试验区、600多所中小学,参与学生达8万多名。项目关注的薄弱学校包括城市和乡村,其中乡村学校有400多所。在一些地区的农村校园没有电脑等终端,我们就将课件材料改成印刷材料,通过投影、黑板等方式,依旧取得了成效。”余胜泉说。

  “扎根基层做研究是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者的传统,从20世纪80年代龚乃传等学者长期驻扎农村开展研究,到袁桂林老师招收农村教育研究生。郑新蓉、张莉莉等老师在甘肃等广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长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一代代研究者的努力下,学术研究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北师大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说,在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引领下,研究者以“参与者”身份投身各种乡村项目实践中,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研究成果对实践有更大的指导性。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陆续建设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乡村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做了大量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研究和活动,推动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自我赋能”。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教育研究得以更大范围赋能乡村青年教师。在“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中,针对特岗教师等新入职的乡村青年教师,提供为期一学年的陪伴式成长服务,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和教学素养。“2020年启动的中国乡村教师‘领头雁计划’,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方式,构建一套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机制,将培养一大批具有教育家潜质的乡村教育骨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兴洲说。

  赋能乡村振兴

  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提升

  “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北师大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说。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强师工程”的战略构想,聚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从招生、培养、输送到职后支持、再到教育质量监测诊断和奖励激励的系统性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闭环的培养模式。

  在招生方面,学校2020年设立“志远计划”,旨在为当时尚未脱贫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定向培养一批基础教育领域的好老师;2021年,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启动实施“优师计划”,将定向培养覆盖面拓展至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3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共招收“志远计划”“优师计划”学生1000余名,覆盖中西部17个省份。

  在教师的职后发展提升方面,学校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为在岗教师提供学历和能力提升的成长平台。2020年起,学校启动“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重点奖励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一线任教的学生。截至2022年8月17日,累计774名毕业生符合申报条件并入选该计划,其中201人签约到县级及以下地区,成为推动当地教育振兴的新生力量。

  在教育政策研究方面,学校发挥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优势作用,围绕“双减”、普职分流、脱贫摘帽县教育现状调查和质量监测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度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教师成长规律与教育帮扶规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在教师发展平台方面,学校特别关注中西部地区师资短缺和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为此,与全国40所师范大学一起推出“强师在线”公益平台,面向全国832个脱贫县尤其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免费开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互动、立体化的资源平台。

  从“输血”到“造血”,从“扶智”到“提质”,北京师范大学通过一套组合拳全面赋能中西部教育整体提升。程建平说:“进入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从增加数量迈入了提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速了教育形态重塑。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运用新技术,构建信息化教育资源系统,继续推动基础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记者赵琬微、赵旭)

[ 责编:田媛 ]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