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赵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中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权利保障”边会7月2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权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权利保障的政策与实践等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叶海林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家保守主义、单边主义盛行,教育是促进国际交流和理解的桥梁,是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基础。

北京大学教授马戎表示,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实际上决定了每个国民在各领域的参与程度和发展空间,同时,中国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语言仍是当地民众的母语和家庭社区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由此形成了“多元一体”的语言使用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明潇表示,当前,四川、青海、云南和甘肃四省涉藏州县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总体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学龄青少年不仅实现有学上,而且在校期间“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针对各地区寄宿制学校方面的讨论,与会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是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因为这些地区往往地广人稀,孩童上学多有不便。另外,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寄宿制学校就读后,还会选择回到家乡,促进当地发展。

巴基斯坦亚洲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沙基尔·拉迈表示,中国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学校与历史上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西方某些人混淆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并非真正关心中国的人权,而是一种恶意宣传,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对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进行污名化和抹黑,目的是为了遏制甚至破坏中国的发展。

(责编:孙竞、熊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