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高校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其创新旨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理论宣讲工作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手段,目标定位为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大众说服和政治教化。二者在度量上同向同行,具有高度一致性,具备耦合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相互依赖对方的量度”基本条件...
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高校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其创新旨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理论宣讲工作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手段,目标定位为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大众说服和政治教化。二者在度量上同向同行,具有高度一致性,具备耦合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相互依赖对方的量度”基本条件。
实现二者相互促进、有机衔接、深度融合,让思政课充分展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使思政理论永葆魅力,理论说服人的效力积极释放,让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两者耦合的理论依据、结合点、支撑条件和运行机理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耦合基点:思政实践课和理论宣讲在政治育人上殊途同归
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高校思政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训练学生观察、分析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实践的阐释及其把握,从而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应有作用。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耳提面命式的,而应该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作用下达成思想和行为上的正确共识。只有让受教育者真正拥有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具影响力。”[1]现实中,这已成为业界普遍呼声,影响着思政课改革的成效。
在我党历史上,政治宣讲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就指出:“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胜利,然而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单向度政治讯息流动,是组织沟通的主要形式,信息传递是政治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组织指令得到有效贯彻的前提。宣讲确保了政治信息的有效传播,新中国成立后,理论宣讲的定位从“宣传鼓动”转变为“宣传舆论”,理论宣讲牢牢把握对理论和政策的解释权,通过仪式感的宣讲流程,全党上下实现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中保持“步调一致”,在全社会实现消弭分歧,凝聚共识,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未来发展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长期以来,为了增强政治信息的传播效果,建构特定的权力机制和流程,宣讲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政治信息流动方式,其所蕴含和释放的技术化特征,对于政治信息的准确传达,乃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在实际工作中,理论宣讲,需要口语媒介表述,表达的丰富性、互动性和生动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受众的内在情感。政治信息有效传播的最佳效果,就要激起受众所有认知器官,去聆听、记录、思索,从而思想在交融、共识在凝聚、力量在传递,对信息的把握更全面,理解更深刻……从心底感受到奋进的巨大力量,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政治育人。另外,我党历来重视思政课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在红军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在教材稀缺的年代,宣讲是早期思政课堂上的重要授课形式。思政课包括实践课创新,与政治信息有效传播的耦合点,就是宣讲,这与思想政治课的育人目的可谓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二、耦合连通:实现思政课程与政治宣讲的兼容
“宣讲”是思政实践课改革与政治信息有效传播的连接点和耦合点。一般认为,宣讲出自清代黄六鸿的《福惠全书·教养·择乡约》“少年则宣讲有力,读书则字不错,句读分明……”,从词源学角度讲,宣讲,即“宣传讲解”或者“对众宣传讲述”。“宣讲”是面对面的一种语言交流,由宣讲人、宣讲主题、宣讲提纲、宣讲听众等要素组成,在传播思想观点、政治观点与争取人心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宣讲的主要实践形式是在特定时间和场所,由特定人群参加的宣讲会,其鲜明特征是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同时空性。
纵观历史,无论是古希腊的广场演说、辩论,还是我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无不运用这类面对面的信息沟通形式,虽“述而不作”,却逐步将个人观点升华为理论、零散的观点系统化,用高超的“宣讲”艺术游说听众国君各国,纵横捭阖,直至纵合之术,最后实现了统治者政策、意识形态、主流价值的普及,达到教化目的,维护了阶级王朝的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秦汉时期“三老”,唐代的“俗讲”;朱元璋的“六谕”宣讲,清代的“观风整俗”,历代统治者无一不重视政治信息传播,选择那些识文断字、德高望重的人代表政府来教化百姓。历史上的“教政”演化成为集政治控制、信息传播、道德教育和礼仪教化于一体的国家治理术,权力主体借助信息传播潜移默化地实现说服、教化等目的。
我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宣讲工作,以此来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主张的理解和支持。宣传工作被视为党的“生命线”,宣讲则是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高级形态为“理论宣讲学”,也就是研究党的理论宣讲工作者如何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传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政策等,以达到理论教育目的规律的科学。[2]
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目的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3]深化新时代大学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使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相互适应,首要的就是青年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这里面,宣讲机制在增强话语权、营造仪式感和塑造认同感三个方面发挥了书面或其它传播无法替代的作用。宣讲机制注重阐释党的纲领、路线与受众利益的契合性,其对以往成就和未来前景的别样展示进一步增强了受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在政治信息传播和内化等方面,宣讲机制的表现力、感染力具有一般传播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于是,思政课堂传授与政治信息有效传播,通过宣讲机制作用的发挥实现了协同耦合。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党成立初期,宣讲就是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南开大学觉悟社等学校里展开的,以李大钊、瞿秋白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定期地到高校以宣讲的形式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可以说,在我党初创时期,先行者就注意并自觉运用了政治教育和理论宣讲的联通性。
三、耦合机制:思政授课与政治宣讲实现互动的保证
历史表明,受教育者(大学生)开展时政宣讲起步很早,影响较大,深受欢迎,早在1924年,共产党的先行者邓中夏就在上海大学的平民夜校,通过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广大民众中去,这种方式实质上可以认为是大学生时政宣讲的雏形。大学生时政宣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面对面宣讲的方式向大学生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以及形势政策,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理论宣讲的一种创新形式,无论从宣讲的主体、对象、任务还是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大学生宣讲都是“理论宣讲学”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中,近年来,高校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按照“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积极为理论宣讲工作搭建政策平台和体系保障。一是成立领导机构,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专家(青年)宣讲工作室,为青年大学生时政宣讲把准方向、设立规程、明确归属;二是把大学生时政宣讲建设纳入党建和思政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立足着力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深化实践课教学改革,积极搭建“双服务”载体,通过精选学生骨干、抽调优秀指导教师等方式支持大学生时政宣讲团和宣讲工作室的建设;三是纳入全校意识形态和思政工作的大盘子考虑,学校党委宣传部门配备必要的学习培训设施、建设宣讲文化、宣讲资料库等,搭建宣讲团队工作培训、学习交流、思想碰撞、创意孵化的“指挥部”和“辐射源”;四是校内社科专家、克思主义理论骨干教师、学团干部等形成合力,组成形式与政策宣讲团队,以此扎实开展理论宣讲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社团管理的作用,通过社团组织以及加学分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参与宣讲团的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理论宣讲工作。
从组织动员来看,在反复调查研讨基础上,高校可以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家宣讲工作室,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特色,成立大学生时政宣讲团,是广大青年学生在大好时光中发光发热。宣讲团成立之初要建立严格的选拔标准,选拔范围覆盖学校各个专业和年级,成员的选拔都是经过思政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和筛选,并进行专业指导。学校每年投入足额专项建设经费,以5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强化建设。这支队伍的致力于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探索“高校路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凝聚力量激发动能,这些与高校思政课聚焦学生关注,传递学生声音,引领学生成长,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殊途同归。
从资源整合来看,时政宣讲组织的成员来自大学里原来的辩论队、演讲社、研究会等团体,通过培训坚持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努力从学生视角讲学生故事,同时多次参加全校举办的比赛演练展示,效果“很飒很过瘾”。理清“海选择优+重点培养”的工作思路,用累积第二课堂学分的方法吸引大学生关注理论宣讲,激励众多“宣讲小白”敢于试水、勇于出彩。利用好寒暑假,实现广覆盖之后,宣讲团进一步从中发掘好苗子,启动常态化理论指导和宣讲培训。宣讲活动类型上,既有校园宣讲竞赛、“助力家乡奔小康”带货直播,也有与红色基地讲解员同台学“四史”、深入社区面对面传递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制度、大国变化、光辉历程……各个小分队围绕主题,自选“菜单”、自创“菜式”、自制“口味”。这种整合,与思政课授课计划基本同步,尤其是与形势政策课程几乎可以相互代替。
从项目运营来看,大学生来自各个省市,从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到白山黑水间的广袤土地,从黄海之滨到云贵高原,宣讲团可以采用“分块领办”“重点采集”“场景转换”“仪式化呈现”等多种手段,利用寒暑假期采集史料、拍摄照片、录制视频,从而完成一场场精彩的“主场发声”。为充分激发青年人的创造火花,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高校可以不断探索“多重转换,焕新焕活”宣讲范式:场景换频,移师云端;方式焕活,注重可视;内容焕新,增加实感。一方面,发挥新媒体矩阵传播功能,将宣讲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微电影、带货直播等形式生动展现;另一方面,强化后期宣传与网友反馈,对宣讲学子产生反哺作用,形成云端宣讲“主客场共鸣互动”的良好循环。尤其是疫情严重时期,宣讲团的同学边抗疫边解读,边做志愿者边感悟,把田间地头的体验汇聚成宣讲的第一手素材,实现了自我教育与教育他人的有机结合。通过这些形式,青年大学生进一步挖掘了自己的宣讲潜能。宣讲团成员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主动将理论“送上门”,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把党的“好声音”唱响继承每个角落。这种运行过程,与思政实践课要求实现的本质可谓异曲同工。
从考核评价机制上看,将青年大学生推向舞台中央,成为真正的宣讲员,是高校“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重要一环。为将宣讲中的理论真正变成精神上的养分,学校可以将大学生宣讲经验与诉求纳入学校思政创新一体化考量,推出“三师四化三结合”机制。“三师”,就是以校领导和校内理论专家为主体的方向导师、以党政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为主体的辅导导师、以马院理论骨干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专业导师,共同为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宣讲保驾护航。“四化”,则以主题时政化、平台多样化、奖励学分化、考评具体化,确保大学生宣讲活动提质增效。“三结合”,就是进一步凸显大历史观,把理论宣讲与党史教育学习相结合;凸显立德树人特色,把理论宣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凸显红色地域特色,把理论宣讲与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真正将“青年宣讲轻骑兵”锻造成“思想先锋队”,将山一样厚重、沉默的理论文化,变成海一样奔涌、咆哮的奋进力量!青年宣讲的考评维度,与思政实践课的考评维度如出一辙。
四、耦合效果:立德树人与理论宣讲的高端协同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思政课的目标在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建立意识形态坚强阵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注重传播效果,关注受众是否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在什么方向、多大程度上加强或发生了改变。政治宣讲通过营建沟通程序,塑造沟通过程,更新沟通技术,更好地实现了政治信息的传播与内化,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传递机制,这一有意识的组织沟通技术,旨在让受众更好地理解、认同并接受国家传递的政治信息,使之“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两者交互耦合,成效显著:
(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和生活化
宣讲机制具有多项互动、众人参与的传播特性,政治信息从权威环境向公共环境、生活环境转化,是一种更为精细化、更具艺术性的传播机制。通过宣讲,一方面,可以确保国家牢牢把握对中央精神和政策文本的解释权,进而增强话语权,规避对政策文本的多元化和任意性解读;另一方面,作为思政实践课,青年学生宣讲能够及时跟进党的创新理论,依据教材和时政资料理论,结合自身对社会境遇的理解,运用通俗语言甚至家乡语言,深入生产车间、田间地头,更加契合“受众者”的心理和情感,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政治权威传播和育人工作协同起来,使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更加契合大众的心理习惯和实际生活,必然更受群众欢迎,促进其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群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外化为群众的价值实践和行为习惯。
(二)提高了青年大学生政治参与激发理性认同
宣讲具有引导舆论、增进共识的功能,宣讲仪式能够带来情感体验和情绪调动,单纯的文本传播和课堂讲授无法实现,周期性的宣讲活动将国家政策文件的精神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受众内心的自发倾向,实现了合法性的生产和国家认同感的塑造。青年大学生开展时政宣讲,通过多项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的角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从而激活了他们聚焦理论学习、传播理论的热情,拉近了传播者与听众的距离。而授课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以及课堂由教室向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社区的迁移,更是唤起了大学生关注国家繁荣发展和世界历史进程的热情。同时,在准备资料、充实讲稿、修正提高等各个宣讲环节上,他们获得的政治信息内容不断丰富,渠道更加多样,收看收集整理政治信息,形成宣讲思路条目,逐步成为青年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基层宣讲中,相对平等的、能得到信息反馈的、有参与感和获得感的社会政治关系会逐步建立,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愿意参与政治,关注政治,既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敏感性,又极大地激发、提升了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
(三)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内容升级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因为受众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日趋多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性同质化受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效果备受质疑。立德树人与政治传播的协同,有效解决上述困境:其一,思政产品优质化,青年大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热衷传播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创新,在政治宣讲中常常借助短视频、H5、小程序等新兴的传播方式,以得到受众的接受和认可,并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给受众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帮助,更好、更深刻地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现状。其二,思政教育的效果反馈扁平化,基层宣讲面对面,群众的喜好厌恶一目了然,传播制效有效测量简便可行,指导教师和宣讲者可以随时随地关注群众反馈,分析群众心理,并在传播技巧和传播内容方面进行适度调整。其三,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化,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及时跟进党的创新理论,陆续推出一些如“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接地气”的宣讲主题,以此将一些理论性、抽象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另外,地域精神的赏析纳入拓展内容,时尚化指尖化的内容,借助哔站等新媒体平台不断提高宣读文本的可读性、易读性。
(四)开辟了思政实践课个性化定制路径
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载体是学生,传统思政课堂以面向群体的泛播思维为指导,无法精准对接不同个体对思政课教育的需求层次,无法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要。以在校大学生为成员组建时政宣讲团,其重要意义在于以新方式新载体深入大学生群体,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求知需求,用学生身边的事、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熟悉的方式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扎实有效地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4]政治宣讲与思政教育的耦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主客体的交换,青年学生宣讲者主动成为党的最新理论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执行者,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从而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成才。对于教师来讲,宣讲内容的换新、形式的换活、场景的换频促进了教师关注视角的转变,关注点由单纯的课堂备课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点,教学相长扩大了教师备课的视野,促进了业务能力的提升。综上,兼顾到青年学生和专业教授的双重提升,为大学生思政课个性化定制进行了探索,也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维度的充实。首先,学校要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提高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统筹性。其次,通过实施“多维驱动”模式,在科学把握学生成长经历、偏好特点、社会境遇等综合要素,主动调整教育策略,发挥主体能动性,分类推进,最终实现举旗定向、明德启智。最后,为塑造新的话语体系开辟途径,保证内容严肃理论不走样的前提下,转变单纯学术化、政治化话语体系,转向通俗化、社群化语言,努力提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作者: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约研究员,滨州医学院党委委员 宣传部长张玉龙)
参考文献:
[1]谢璐妍,高琛琳.基于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6):110-114.
[2]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委讲师团“理论宣讲学”课题组.《理论宣讲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09):4-11.
[4]张人仁,秦莹.大学生宣讲团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初探[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35-36.
原标题:高校思政实践课创新与理论宣讲的耦合机制研究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