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探索 通讯员 许天颖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当前,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以破“五唯”为根本导向,坚决摈弃“以刊评文”、破除论文“SCI至上”。破旧之后,如何立新?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贡献、青年人才的潜力、紧缺人才的价值,如何做到科学公正地评判与释放?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积极探索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定量”与“定性”双管齐下、兼顾过程与结果,用不...
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探索
通讯员 许天颖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当前,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以破“五唯”为根本导向,坚决摈弃“以刊评文”、破除论文“SCI至上”。破旧之后,如何立新?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贡献、青年人才的潜力、紧缺人才的价值,如何做到科学公正地评判与释放?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积极探索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定量”与“定性”双管齐下、兼顾过程与结果,用不同尺子“量”不同的人才,为当前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不让应用型人才坐“冷板凳”
每年3月选亲本、5月播种、6月移栽、8月做杂交、10月收种,剩下的半年,土地休息了,人却不能跟着一起休息,还要做研究、做推广……这种工作,南京农业大学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团队的刘世家一干就是20年。
“师弟师妹都发表了‘顶刊’,你几十年在田间地头默默无闻有用吗?”干了近20年的刘世家,经常会被问起这类问题。
“研究分几类,田间育种直接关乎农民收成,也要有人干。”刘世家说。20年来,刘世家参与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各生态类型,累计推广3500多万亩;以他本人为主选育新品种直接转让经费1150万元,参与选育品种转让经费2572万元。
2020年,刘世家的业绩材料被送到了5位同行评审专家的手中,专家们客观地指出,该同志的独立论文成果较少,但在水稻品种选育和推广方面的工作功不可没,经学校职称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同意其将水稻品种作为“代表作”送审,申报推广研究员职称。
“农业科学研究具有周期长、见效慢、既顶天又立地的特点,所以农业科研人才的评价尤其要顾好‘两头’。”南京农业大学人力资源部部长、人才办主任包平说,“一头要突出原始创新,强调解决重大问题;另一头则突出实绩和贡献,强调在品种技术推广、产业服务运用中的社会价值。”
包平表示,过去“唯论文”“一把尺子量到底”,很多应用型技术人才得不到重视。为了不让应用型人才在职称、待遇等方面坐“冷板凳”,近年来,学校在职称评定方面为应用型人才专设轨道;政策上单列指标,个性化设定考核任务;执行上依托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给学院释放更大自主权,让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
青年人才培育要“松松土”
201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拥有稳定教职的青年学者汪鹏决定回国,加入南京农业大学赵方杰教授牵头的环境生物学团队。经过与赵方杰以及多位专家的长时间讨论,汪鹏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土壤、作物与区域人体健康的关联。
近年来,团队与国家疾控中心等部门合作,深入我国南方地区开展深入调研,汪鹏作为第一执笔人向有关部门提交有关“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建议报告,得到了积极回应。在广泛的调研和实践中,汪鹏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土壤、植物、环境等多个领域的主流期刊发表多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其中7篇入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高被引论文。
“在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改革中,需要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而非全盘否定SCI,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论文。”包平说,近年来各高校大量引进青年人才,青年人才在科研经费、职称晋升等方面有不少难题。在此背景下,学校对青年人才的考核评价坚持“定量”与“定性”双管齐下。“定量”体现在论文、专利、奖项等方面,“定性”则体现在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潜力判断上,对人才进行“发展性评估”,重点把脉工作状态、放眼科研潜力,根据实际科研所需,适当延长评估周期,在青年人才培育过程中松松土、施好肥、加把劲,尽快让这些“小先生”成长为“大家”。
让稀缺“好苗子”扎下根
在大多数人眼中,高校的科辅岗不仅距核心科研较远,更与高级职称无缘。然而,2019年,植物保护学院实验员马洪雨评上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在科辅人员中引起很大震动。
2011年,马洪雨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完成博士学业,喜欢摸索实验技术的他选择留校,成为当时绝无仅有的“科班出身”的实验员。依托之前的积累,马洪雨成功将相关技术运用到研究之中,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作出突出的实验技术贡献,2018年马洪雨被列入“江苏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先进个人”的首批名单。
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职称评审评委会上,专家们对马洪雨的业绩给予了一致认可——正高级职称晋升“全票通过”。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助理王源超介绍,2014年学校放开实验系列人员的正高级职称晋升通道,对于实验室的教辅、科辅人员,工作过程中表现优异、在推动重大科研产出中贡献突出的教师,可以申报教授级高级实验师职称。
“农业讲求生态,人才的培育也讲求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认为,学校当前按照人才的成长规律,本着分类施策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用人评价机制,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潜能的人才提供应有的发展支撑,构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平台与环境,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原标题: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才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