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不仅具有基础性和适应性,更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高等教育要自觉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区域发展服务。

  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基本特征是非均衡性和集聚发展,而不是平衡或者均衡发展。近期,清华大学的谢维和教授和史静寰教授等共同推出的力作《效率与公平——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与协调发展研究》,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布局问题,对于更为全面地理解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更为稳妥有效地处理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多元视角感知高等教育区域资源布局

  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由此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必须追求效率原则。同时,高等教育又是与每个个体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背景下,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区域高教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由此高教布局又必须追求公平原则。

  从多元研究视角和方法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经验、问题、成因及路向等进行充分归纳提炼,有助于总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书中,学者们探索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解释框架和演进逻辑,丰富和完善既有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及统筹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于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者、制定者和实践者具有深刻的启发价值。

  我们认为,运用计量史学等方法,从历史视野分析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动态发展历程,可以有效揭示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布局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自主成长与外部力量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谢维和教授等从微观的学生、学科、远程教育、财政、办学绩效等多维度分析了高教资源区域布局的情况,指出了区域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宏观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院校对口支援、国际引智等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与区域间的互动关系、空间流动和优化问题,展现了影响高等教育资源流动和优化的巨大政策空间与前景。

  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把“统筹推进”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之一,将“总体规划,分区推进”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首要实施路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要构建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提高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布局需要从省域到区域布局转变,实现区域联盟发展。我国省份划分起始于元朝,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政治考量而非经济原因。在现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背景与需求下,需要建立新的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政策,从传统的省域布局转变为区域布局。突破以行政区界定教育发展,改变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高等教育政策的方法。

  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容和重点也应不同。只有采取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的新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才能在区域发展的整体培育发展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协同发展。

  健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教育协作和招生、院校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区域高等教育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高校招生指标倾斜、教师挂职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健全区域高等教育扶持机制,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健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竞争机制,比如采用竞争性的财政分配机制,形成“倒逼机制”,有利于打破地方与部门传统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

  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是院校发展

  高等教育不仅具有基础性和适应性,更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高等教育要自觉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区域发展服务。要具有超前规划布局的理念,使高等教育起到引领作用,不只是被动地等待经济布局。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背后是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同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等区域变量在数量、结构与质量方面的匹配过程,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区域和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度不够,布点多而散,集群优势不显著。部分地区对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导向不明确,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导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不清晰,“平原”多(专业布点多)、“高峰”少(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少)。现在还存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招生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创业状况深度对接、良性互动的问题,比较普遍存在着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得不够紧密的问题。要着力推动建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长效机制。以高校为主体,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调整机制,切实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