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讨论如何推进高校“互联网+教学”时,其环境和语境都已经发生变化——在线课程已不仅仅是网络上的共享资源,而是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我国高校开始积极建设在线课程:一方面,通过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和微课等多种形式的在线课程,对外开放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各类在线资源,作为校内课程的重要补充,旨在把信息技术、新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三者深度融合。当下,我们讨论如何推进高校“ 教学”时,其环境和语境都已经发生变化——在线课程已不仅仅是网络上的共享资源,而是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课程无关乎其形式,只要是纳入课程体系,就应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然而,由于在线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或来自商业公司,或来自其他学校,他们往往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来理解和策划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特色化的培养目标,以及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难以自然兼容。

  传统课程从课程的策划、编制,直至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建设以及课程的实施过程等都可以在校内得到有效监测,可以实时进行完善与改进。而在学校之外建设完成的在线课程则是一种产品,如同封装好的“罐头”一样。由于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与环境的特殊性,同行专家也很难对课程资源、网络社区环境、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等进行观察与评价。由于缺乏更多的实时反馈意见,在线课程持续改进的便利性实际上是在降低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课程所创造的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互动交流的学习社区,都迫使高校要积极主动引入或建设在线课程,满足信息时代大学生拓展学习的新需求,以更好地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校扬长避短,强化在线课程的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首先,要制定规范的质量标准。高校在线课程的质量标准涵盖对课程本身质量特性的描述: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以及在线课程教学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契合程度。同时,“技术”是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里的技术指标是指技术所营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给学生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变化程度。

  其次,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要给予保障。质量保障包括资金、条件、制度、教师等。其中,核心是教师的质量保障。学校可以对教师开展培训,加强教师对在线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对课程编制理论的认识与掌握,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把外部课程与学校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在线课程的质量目标。

  最后,还应当建立评审制度。学校本科教学委员会或课程委员会等可以对照质量标准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在线课程产品进行审核,科学决策是否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对已实施的课程,学校要跟踪监测与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以此为依据推动整改,决定是否留用课程,避免盲目跟风。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