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教育信息化、高校的信息化将从起步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不久前,在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学习与开放教育——高校“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与规划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的这番话,道出了未来高校信息化的新趋势。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教育信息化、高校的信息化将从起步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不久前,在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 都要自己去建吗?社会上的公共服务如此多样,直接购买难道不行吗?我们需要将信息化定位在满足老师学生的需求上,而非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针对于信息化的应用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如果说“十二五”期间,高校信息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的话,那么最大的不足便是应用太差。“换个表达,‘十二五’期间,高校投入了很多人财物去做高校信息化,但究竟学生从信息化中得到了什么?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语言素养、学科知识究竟有多少是通过信息化的应用得以提高的?老师又通过信息化减少了多少的工作负担?对此,我们没有系统、客观的比较数字。”
“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讲话中,都曾提及改革开放要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收入和所得,我想信息化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看到实际的应用效果。”董奇说。
信息化不只是“二把手”干的事
在此次研讨会上,很多学者在发言中都提到了“变革”一词。
比如,陈丽就表示,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教育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看,技术正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学校、班级这样的形式非常可能产生变化。”
具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跨界。在这种模式下,学校的围墙被拆掉了,高校的服务方式跨越学校,跨越班级,甚至服务主体也跨越教师这一固有身份。“因此,信息化的本质是一场服务模式的变革,这一种变化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帮助我们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变革。”陈丽说。
因为是一场变革,所以高校也就需要认真应对。
“信息化之所以被称为‘化’,就是因为这是一场对教育的重组和再造。”发言中,杨宗凯表示,在新的“互联网+”时代,现在的教育体系、结构和方法,已经不适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此就必须变革现有体系。“这是一个主管信息化的副校长或一个信息中心主任能够干的事儿吗?当然不是。这牵涉到从整个环境建设到专业建设,再到评价体系的全程再造问题,这是全校的战略问题,只能由‘一把手’亲自抓。”
对于杨宗凯的观点,陈丽非常赞同。
“‘十三五’高校的信息化工作应该重点推动这种变革。这不是信息中心的工作,而应该是学校高层的工作,因为人类的知识的产生、获取和评判标准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必须在这样的变化中做出引领和跟随。”陈丽说,信息中心工作的着力点不是买了什么设备,而是推动学校顶层的理念和认识,推动学校整体的布局和学校为此所作的改革。
关于规划的三大定位
除了信息化在新时期对高校的宏观影响之外,此次研讨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便是交流各校在“十三五”期间关于信息化的具体规划和工作。在会上,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国内顶尖高校都分享了他们未来的规划。
然而在此之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对于高校信息化规划工作定位的解读,也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思考。
“我们在做规划时,需要考虑规划的定位是什么?是引领创新还是自身发展?亦或是保障运行?这是不一样的。”蒋东兴说,引领创新就是要引领学校的业务发展、事业发展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支撑发展则是支持学校整体的“十三五”发展规划,这是学校定的发展策略;保障运行则是简单的能够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转。“对系统设备作必要的升级改造,建立一些学校业务的流程。如果运行都保障不了的话,一定会被学校领导‘打板子’。”
在蒋东兴看来,以上三个定位中,引领创新一定要由校长亲自来抓;支撑保发展则要由常务类的校领导负责;保障运行相对简单,“主管校长能够帮助你在学校的‘十三五’规划中分出一块蛋糕,保证部门的需求就可以了”。
此外,无论哪种层面的规划,都不应是“大而全”的,而应“准而精”。“我们要问自己,把这些钱给你,你能干得出来吗?要与你的能力匹配去解决未来的问题。”蒋东兴说,规划不是热点组合,而是需求点组合。换言之,规划面对的关键点是学校的需求,将技术为我所用,而非盲目跟风。“别人用得好,并不代表着我也一定要用”。
蒋东兴表示,规划最重要的不是形成报告,而是达成共识。不管是领导层面、业务运作层面还是基础层面,都要相互沟通,形成一致意见。“你写的就是我们要的,或者说是我们能够做成的,只有能达成共识的方案,才是可以真正贯彻落实的方案。”蒋东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