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2023年高考临近,6月7日起,1291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面对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等新情况,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精准做好考试防疫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此前,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部门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
2023年高考临近,6月7日起,1291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面对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等新情况,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精准做好考试防疫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此前,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部门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考试防疫要求。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偶有反弹,针对考生进考场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等问题,多地疾控部门相继发出健康提示。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要求,考生于考前3天起自主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主动联系考点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备,按照相关要求在考点备用考场参加考试。并要求备用考场考生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考生若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前须将自备口罩放在考场外“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不得带入考场。入场后确有需要的,可向监考员提出申请,由考场提供。
河南濮阳教育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当地卫健部门向每个考点派驻了健康副主考和卫生防疫组。高考期间,各考点将严格消毒消杀,如考生在考试中出现特殊情况,可第一时间向监考老师报告。
筑牢考试安全防线
公平公正始终是高考的生命线。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3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3年高考的问题线索。
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案件和涉考诈骗案件。公安机关、教育部门提醒,考生切勿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切勿相信售卖高考试题、答案等网上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广东江门公安机关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辖区通信电子科技市场、电子产品销售网点开展统一清查行动,依法收缴非法电子产品,依法查处涉嫌生产、经营、销售无线考试作弊器材等违法行为,做到对销售考试作弊器材的违法场所清查到位,所有作弊器材收缴到位,网上网下销售考试作弊器材广告清理到位,对违法犯罪人员处理到位。
各地各校加强措施严防考试作弊。今年,广东全省所有考点将全面采用“2+1”入场安检模式,也就是“2次金属探测仪+1次智能安检门”,这是广东高考首次通过设置智能安检门严查手机作弊。长沙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提示,所有考生在进入考室前须接受考点身份核验和两次安全检查,拒不配合的考生,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室,因个人原因延误考试时间的由考生本人承担。
加强考试服务保障
治安出行、证件补办、考场安排等考生家长关心关切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考试安全和考生发挥,也是各地加强考试服务保障的重点。
为保障考生考试当天出行畅通,各地交管局优化考点周边交通组织,开启交警护航,地铁、公交设置“考生绿色通道”,“爱心送考”车队接续发力。
安徽合肥高考、中考考生身份证到期或者丢失的,可携带户口簿、社保卡等证件,就近前往全市任一户政窗口办理,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公安机关将优先受理,优先审核签发,第一时间制证。
云南昆明在全市32个高考考点各部署1台“e办通”自助服务终端,并安排专人做好操作指引等服务保障工作。广大考生可以通过“e办通”自助服务终端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按提示完成本人临时身份证证明打印。海南省首次开通了“云上看考场”小程序,考生可登录微信小程序“海易办”查看所在考点考场布置图,提前熟悉入场流程。
为确保考点可靠用电,湖北武汉新洲区供电公司运维部门、供电服务站所采取“5+2”不间断模式,提前对高考涉及的10千伏线路进行全面梳理、体检与夜间特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线路稳定运行。
此外,不少学校开展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考前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广东开侨中学组织高三全体师生参与考前减压团建活动,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及时疏导考生负面情绪。
(记者 杨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