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近日发布《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措施要求,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必须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近日发布《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措施要求,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必须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措施提出,在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只有体温低于37.3℃的人员方可进入考点。
今年的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这一防疫通知,来得正是时候。而前些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高考防疫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安排。据统计,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人数如此之多,对防疫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考防疫关乎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关乎我国整个防疫大局,不容出现丝毫漏洞。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教育部还是国家卫健委,万分重视高考防疫工作是有必要的,也是值得点赞的。
“备预不虞,善之大者也。”做好高考防疫工作,关键是提前准备,早作预防。据有关人士介绍,对考前和考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要指导教育部门做好专业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意见,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这样的防范工作就必不可少,准备越充足,就越能避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出纰漏。
其实,《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已经涵盖了高考过程中与防疫相关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要求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还是提醒考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无论要求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还是要求对考场考点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不仅很有针对性,更体现了专业性。对于这些防范措施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尤其是各考点,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最大程度确保今年高考防疫工作不出纰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需要厘清的是,高考防疫的关键措施能不能见效,取决于有没有真正执行。应该说,完全执行这些措施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而且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但不能因为工作繁杂就打折扣、做样子。基于以往教训,谁在工作中糊弄,谁就会付出代价。疫情防控,特别是高考防疫,尤其不能有半点麻痹心理和麻木心态。
为检查高考防疫关键措施有没有全面执行,有关部门不妨派出督导组,不打招呼地实际检查。比如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到各地各考场看一看。如果发现问题,就迅速解决,坚决堵住漏洞。
同时还应看到,做好高考防疫工作,除了提前准备之外,还需强化现场反应。比如,考试过程中有考生出现了发热、咳嗽症状怎么办?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可知,应由考点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认真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进行考试。有个细节是,当科目考试结束时,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要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说明,避免其他考生产生恐慌情绪。
与以往高考强调公正相比,今年的高考还分外强调健康。高考公平不可挑战,高考健康也不容忽视,唯有在这两方面都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才是对考生真正负责。从这个角度看,高考考察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有关部门和学校。这是一场不容有失的考验,也是一场必须竭尽全力应答的“考核”。
各地只要做到防疫措施再周全一些,工作再细致一些,执行再有力一些,健康高考就不是难题。经受住这次考验,对于今年的高考生来说就是一次重要的成长经历。而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也能够积累经验,从而更有信心应对艰难繁重的挑战。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