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考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少数偏科严重学生的关注,也弥补了少部分优秀同学因特殊原因在统一考试中发挥严重失常的遗憾,同时也能使各高校录取到有潜力的优秀生源。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考试等工作,教育部还做了科学和人性化的调整,如对参加自主招生的生源资格做了比较清晰的界定,规定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后进行等。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考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少数偏科严重学生的关注,也弥补了少部分优秀同学因特殊原因在统一考试中发挥严重失常的遗憾,同时也能使各高校录取到有潜力的优秀生源。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考试等工作,教育部还做了科学和人性化的调整,如对参加自主招生的生源资格做了比较清晰的界定,规定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后进行等。

  自主招生过程涉及的因素包括对偏科严重生源和优秀生源的界定问题、准备过程耗时费力、入校后的表现有待斟酌、特殊生源的数量有限、普通高考加分政策日趋严格等。

  自主招生的目标问题。自主招生方案的“初衷”应该是兼顾严重偏科的生源、有特长且具发展潜力的生源,其核心应该是前者。但实际情况是,为严重偏科生源开绿灯的情况似乎鲜有报道,绝大多数录取的是成绩谈不上很优秀但至少还说得过去,且具有特长的学生。也就是说,自主招生的初衷在悄然转变,此种情况是给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增加一个选择机会,但似乎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初衷。严重偏科等特殊生源问题,应该是高校在选拔和培养方面真正需要关注的课题。

  优秀生是天赋还是“先行一步”的问题。多数特长生只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过一定科研活动,参加竞赛、发表了论文或申报了专利。这个过程伴随着时间、甚至金钱的投入,比较多的情况是家庭实力、社会背景的体现,或是“先行一步”的问题。客观看,含金量较高或真正体现实力的还是一些现场性竞赛结果。学生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的大量投入现象的前移,既不是家长、学生的初衷,也不是自主招生政策的本意,同时在某种程度造成了大学录取的不公正。了解此政策且能够付诸实际活动的学生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广大的普通生源怎么办?

  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额外负担重,且并非都是兴趣和学有余力的情况使然。参加自主招生并非像参加一次考试那样简单。据媒体报道,2016年有52万人报名参加全国90余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按保守估计,如果有20%的申请者通过资格审查,即全国有超过10万名学生参加了各高校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也就是说,10万个家庭要花很多时间准备材料、参加考试和面试、费用“巨大”且再次受“煎熬”。

  自主招生录取的优秀生源在入校后的培养效果尚值得商榷。目前,未有具体、殷实的跟踪数据展示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进来的这一部分学生比正常录取学生有显著差别。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可能与高校并未对这一部分学生采用特殊的培养体系、继续跟进措施不强等有关,使自主招生的效果打了折扣。在展示其优秀层面时,一定要有参照,这种参照不是同届所录取的普通学生,而应该是录取的普通学生且在入校后也经历类似锻炼的,然后再采用相同评价体系进行测试才比较客观。

  优秀生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大、高考生源多,但按一般的人才分布规律,对于全国约1000万考生,若仅按成绩计算,前10%(即约100万人)应该是优秀生源了。但真正出类拔萃的“学神”“学霸”级学生估计在1‰左右(相当于省市文、理科排名的各前100名,这个比例已很高了)。如果按照比电视栏目“最强大脑”展示的级别稍低水平进行划分的话,这个人数会更少。

  近几年高考加分政策日趋严格,获得加分人数极少,得到了全社会的拥护,说明这项政策有其合理性,实际上注解了目前自主招生政策的调整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自主招生可以做适当改进。

  偏科严重的生源,需要有高中阶段学业成绩材料以确定是稳定偏科还是偶然的考试“超常发挥”,要为他们开辟专门的特殊通道。对于高校,教育的真谛就是要使这一类人员得到合适的土壤和环境,促使他们做出非凡成绩(要从整体上看),以不负众望。

  对于超常规型的优秀生源,提高门槛值,国家可以组织一个统一的考评或选拔小组进行筛选,之后,由学生自行选报高校和专业。

  对于常规型的优秀生源,由各高校在录取时根据其基础资料甄别即可,无须面试。真正有潜力的生源会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有想法、做事有毅力、成绩稳定等。招录时,笔者建议从考生所在省市的高考排名、高中阶段连续3年的课业成绩(如果所在中学能给出该考生所在学校每年的排名区间,则是最理想的)、参加相关竞赛(注意,不是指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等有可能体现外部因素所反映的主体能力)的成绩即可基本评测。一般情况下,只要上述三项能吻合,该生源原始能力基本得到了体现。这部分学生入学后,在为其量身定做的培养体系中进步会很快,有可能成为将来的“拔尖人才”。也有一种说法,真正有想法的学生是不怕常规“裸考”,他们更愿意通过高考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很多情况下,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招生录取政策也是如此。

  最后,笔者要强调的是,各高校吸引优秀生源或特长生源不是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在这一批人入校后给以持续关注,甚至采用一些确实能促进其原创力充分展现的培养体系和方法,毕竟因材施教才更能体现大学的本质。(作者赵东旭,系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